实名公开举报 谁在忐忑不安
(2013-07-19 22:00:45)
标签:
王文志举报华润宋林连锁反应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首席记者王文志在其微博实名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副部级)等公司高管在收购山西金业资产的百亿并购案中涉嫌利益输送,致使数十亿元国有资产流失,宋林等人的行为已构成渎职,并有巨额贪腐之嫌。华润集团随即发表声明称:本公司对一切诋毁、诽谤本公司声誉的言行,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并追偿经济损失的权利。(中国新闻网及《新京报》等7月18日报道)
或许是罗昌平实名公开举报刘铁男成功的鼓舞,时隔仅两个多月,又一起记者实名公开举报副部级高官的事例浮出水面。在给公众带来茶余饭后谈资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思考。
从不公开匿名,到不公开实名,直至罗昌平、王文志的既公开又实名的举报,举报形式可谓一步一个台阶。从这样的变化,以及当事者“不怕报复”的表态中,人们不难看出,在当今社会,不少人已经形成了很深的“反腐情结”,“反腐”既走出了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人与事,也不仅局限于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
相对于不公开举报,既公开又实名的举报,给社会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明显的,相关各方很难淡定——从办案机关来看,不公开的书面举报不为人知的封闭性,使得办案机关毫无压力,看不看,办不办,怎么看,怎么办,很大程度上是凭着良心来做的。而贴在微博上就不一样了,案件、案情、线索明明白白挂在那里,而且多达数万、数十万的点击率,使办案部门无法视而不见。
从被举报者个人和单位来看,举报事件被捅到网上,无论真假,都会立陷尴尬——装聋作哑,会让人认为默认举报事实;发个声明,又会被认为虚张声势,极易进退失当。
从举报者来看,遭报复的风险自不必说,在举报事实真伪未被证实之前,举报内容对社会形成负面影响、从而承担被举报者损失之责的可能性也随时存在。而更大的风险在于,这样公开的举报,也为被举报者赢得了更多的反侦察时间。
刘铁男受到查处,虽然来的晚了一些,但毕竟还是来了,实名公开举报者罗昌平最终松了一口气。王文志的公开实名举报,是否也会循着这样的路子走,目前还很难判断。在“实名公开举报”这个举报的最高台阶上,压力最大的,其实还是举报者。毕竟,举报者只有一已之力;毕竟,举报者没有利益,只有责任;毕竟,举报者掌握的证据,能否被办案机关认可,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因此,受理举报的纪检部门,应该从保护公众的举报热情、降低举报成本的角度,用更多的有效回应,对举报人给予减压鼓励。
从道理上讲,我们应该完善法制建设,最终让公民都能从正常的行政或法律途径完成对权力的监督。但从现实大环境看,真正实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反腐问题上,我们就不能只着眼于处理了多少贪官,而更要关注对权力的监督方式、监督环境有了多大实质性改变。既公开又实名的举报,其实就是举报人在用自己实实在在的风险,来呼唤更多、更有效的监督渠道尽快出现。
或许是罗昌平实名公开举报刘铁男成功的鼓舞,时隔仅两个多月,又一起记者实名公开举报副部级高官的事例浮出水面。在给公众带来茶余饭后谈资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思考。
从不公开匿名,到不公开实名,直至罗昌平、王文志的既公开又实名的举报,举报形式可谓一步一个台阶。从这样的变化,以及当事者“不怕报复”的表态中,人们不难看出,在当今社会,不少人已经形成了很深的“反腐情结”,“反腐”既走出了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人与事,也不仅局限于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
相对于不公开举报,既公开又实名的举报,给社会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明显的,相关各方很难淡定——从办案机关来看,不公开的书面举报不为人知的封闭性,使得办案机关毫无压力,看不看,办不办,怎么看,怎么办,很大程度上是凭着良心来做的。而贴在微博上就不一样了,案件、案情、线索明明白白挂在那里,而且多达数万、数十万的点击率,使办案部门无法视而不见。
从被举报者个人和单位来看,举报事件被捅到网上,无论真假,都会立陷尴尬——装聋作哑,会让人认为默认举报事实;发个声明,又会被认为虚张声势,极易进退失当。
从举报者来看,遭报复的风险自不必说,在举报事实真伪未被证实之前,举报内容对社会形成负面影响、从而承担被举报者损失之责的可能性也随时存在。而更大的风险在于,这样公开的举报,也为被举报者赢得了更多的反侦察时间。
刘铁男受到查处,虽然来的晚了一些,但毕竟还是来了,实名公开举报者罗昌平最终松了一口气。王文志的公开实名举报,是否也会循着这样的路子走,目前还很难判断。在“实名公开举报”这个举报的最高台阶上,压力最大的,其实还是举报者。毕竟,举报者只有一已之力;毕竟,举报者没有利益,只有责任;毕竟,举报者掌握的证据,能否被办案机关认可,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因此,受理举报的纪检部门,应该从保护公众的举报热情、降低举报成本的角度,用更多的有效回应,对举报人给予减压鼓励。
从道理上讲,我们应该完善法制建设,最终让公民都能从正常的行政或法律途径完成对权力的监督。但从现实大环境看,真正实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反腐问题上,我们就不能只着眼于处理了多少贪官,而更要关注对权力的监督方式、监督环境有了多大实质性改变。既公开又实名的举报,其实就是举报人在用自己实实在在的风险,来呼唤更多、更有效的监督渠道尽快出现。
后一篇:执业医师黑名单 早建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