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品安全到底是治理问题还是道德问题

(2013-03-10 17:18:13)
标签:

食品安全

道德

监管

相互渗透

示范效应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海宁市华丰村书记朱张金打开包,拿出了一袋花生米。他数了10颗,扔进会场的玻璃杯里,用冷水一冲,短短几秒钟,整杯水都变成了黑色。朱张金说,这就是一些酒店宾馆里,售价高达160元一斤的所谓健康黑皮花生。满座哗然。有代表认为,食品安全是因为奸商道德沦丧,没有诚信,没有信仰;但也有代表认为,对奸商讲道德是对牛弹琴,食品安全就是监管不力造成的。(《钱江晚报》3月7日报道)

食品安全到底是道德出了问题?还是监管存在问题?这样的争论,好比是争论汽车跑不快,到底是车的问题还是路的问题一样,由于视角都放到了枝节上,争论再激烈也还是不会有结果。

有关食品安全“道德决定论”早就被人所提及,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也确实是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我们不妨设想,别说当前的执法只能是“以一对多”,就算是“以一对一”,如果存心违法的人太多,恐怕也还会有盯不住的地方。因此,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社会整体道德滑坡,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但是道德滑坡,终归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搞食品生产加工的,难道就不想创个品牌,做大做强吗?显然不是。可为什么掺杂使假的还是这么多?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谁守德谁吃亏,谁缺德谁发财”的示范效应太强烈。试想,一个食品从业者,本来想通过诚实守信,把生意做大。可是当他发现不诚实、不守信的同行,发财的速度都比他快,而且就算被抓住,也只是交点罚款了事,远远不会伤筋动骨,那他还能守住原本的道德底限吗?由此不难看出,道德滑坡并不全是民众的责任,而首先是社会管理的失范。

客观地说,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道德滑坡与社会管理失范相互渗透造成的。那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也需要民众与政府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民众的努力,除了利用传媒揭露食品领域的丑恶,更主要的作为,还是体现在“用消费行为投票”上。一些假冒伪劣食品之所以有市场,很大程度上也是抓住了民众的一些消费心理。比如,有些人的安全意识很麻木,在价格上却斤斤计较。一些商贩在出售食品时,几乎是明着对顾客说:“要便宜的?要贵的?贵的是真的,便宜的虽然掺了假,但也吃不死人”。即使这么明确地告知,依然有消费者选择后者。我们不否认其中有消费能力的原因,但是安全意识欠缺,对食品安全不敏感的人,同样也为数不少。

而公共服务者的努力,则需要从战略高度,以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来换取社会规范的进程。推进监管体制、机制的改革,明确监管责任,强化监管问责,让执法者推崇行政伦理。通过严格的事前防范、事后执法,加大违法成本,从外部环境上,彻底改变“谁守德谁吃亏,谁缺德谁发财”的示范效应,让食品安全问题在法规与道德的良性循环中得到根本性改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