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来为“背婚一族”加大风险系数

(2013-01-15 17:17:35)
标签:

购房资格

闪婚

出卖户口

3万酬金

风险系数

杂谈

一位非京籍人士,欲在京购房,却没有在京购房资质;一位京籍女士,由某中介公司业务员牵线搭桥,两个陌生人见面、签协议,并在1小时内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这次交易中,女方只需出场4次,即可拿到3万元好处费;男方则需要回原籍先与原配妻子离婚——与陌生京籍人士结婚——再闪电离婚,以此绕过在京购房的政策限制,顺利购房;而中介能得到可观的“服务费”。(《新京报》1月14日报道)

由于“北漂”的数量实在庞大,流动人口与当地资源的矛盾持续难解,以户口划线的购销政策近年来从未间断。从闪婚购房,笔者想起了前些年北京曾出现过轰动一时的“背车一族”——前些年,在北京生活的外地人,买了汽车不能上牌照。不少外地购车者向有北京户口的人借用身份证,并由此滋生了“身份证借用市场”,其中有些人甚至背负了数百乃至上千辆车,导致名义车主与真正车主,在承担责任时发生了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给政府的车辆管理带来困难。

而从“闪婚购房”现象来看,出卖户口资源一方,只需配合“出场”4次,就能获得高达3万元的高额酬金,其诱惑力比起当年的“背车一族”显然更大。京城的单身男女,很有可能因为无需“闪离”这一关,可以更加轻松地辟出一条“以闪婚配合外地人购房”的发财之道。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不加控制,未来“背婚一族”的社会危害,比起当年的“背车一族”要大得多。

在北京,人们管那些帮助别人钻政策空子的人叫作“拼缝”。在上述案例中,中介的“拼缝”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报道中看,目前的房产中介,几乎就是专门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中“找缝下蛆”的苍蝇。不仅“5年完税证明”和“社保证明”,中介都可以帮助客户“做出来”,就连撮合客户假结婚、获取购房资格的房贷这样的事,中介都想的出来,干的出来。调控政策是否严密,我们已不用看政策的制定者怎么说,只要看看房地产中介的“拼缝”活跃度,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办事人员隔着窗口的程式化审批,只能限于“纸面把关”,而造假者只要把纸面的文章做足,审批还能挡住什么呢?面对“闪婚购房”,北京住建委人士坦言“我们也没有办法。”不难看出,当前的一个严酷事实是:一方面是审批者拿不出更有效的堵漏办法;另一方面是“出场4次就赚3万”带给社会的恶劣先例。在中介与调控政策的博弈中,后者似乎总难摆脱落于下风的命运。

只要有审批,就会有造假,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刻假章、造假证的小广告总是铺天盖地了。问题在于,在无法完全避免的情况下,法律、法规如何在自己的作为范围内,如何给造假者加大风险筹码,加重后顾之忧。比如,对中介的“拼缝”行为细化监管,鼓励内讧式举报。比如对背婚之类“灰色协议”引发的纠纷,法院作出“多输”的判决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