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单位摇号为什么“不具可操作性”?
(2012-12-19 10:24:33)
标签:
买车摇号家庭人性化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
在经历“摇号帝”刘雪梅连中7个月,购车摇号有猫腻的风传后,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北京缓解交通拥堵形势严峻,需继续实施小客车指标调控。在短时间内,北京的摇号政策不会改变,但会进行相应调整,有关2013年指标调控的具体措施及指标额度目前正在研究中,将适时向社会公布。(《法制晚报》12月13日报道)
“相应调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预期,人们还无从知晓。但是“每月26日直播摇号”,也应该算是对百姓“公平期待”的一种回应了。然而,笔者在网上看到的,却还是网友们不太领情的报怨。仔细分析之后,笔者发现网友的心态,主要还是觉得直播摇号既不等于完全没有猫腻,也没有解决政策粗放所未能实现的“雪中送炭”。
因为号源紧缺与政策“不解渴”之间的反差太大,所以区区一个“直播摇号”,虽然也属必要,但是不可能提起人们很大兴趣。而当前最需要解决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摇号队伍中并不需要买车、而是跟着起哄“占坑”浪费号源的现象。应该承认,摇号为人们购车提供了平等的机遇。但是目前一家多人摇号的“占坑”现象,也使需求并不迫切的人,占有了急需者的名额资源,使政策的人性化打了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目前的以个人为单位摇号,改为以家庭为单位摇号,确实非常必要。
但是,北京市交通委官员在通报中指出,以家庭单位摇号不具可操作性。我不知道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操作,作为百姓,从常理来分析,只要户籍信息、车管信息能够放开互查,也就等于具备了条件。比如,某人申请了摇号,就不仅要提供身份证信息,同时也要告知自己属于哪个户籍,审核者再通过户籍信息,将申请者本人及家庭成员与机动车登记信息进行比对,申请者家庭是否有车,也就可以掌握了。确定了申请者家庭是否有车后,摇号组织者应该把“有车家庭”与“无车家庭”分置于不同号池,并将号源向后者倾斜,分别摇号,提高后者的中签率。这样的思路,虽然也无法保证万无一失或绝对公平,比如户口在一起的人,可能事实上早已独立生活,但起码比以前的“大拨轰”强了很多。当然,如果连户籍信息、车管信息都不能放开互查,那就真的只能无奈了。
二是小汽车上牌信息能否公开,以解除人们“摇号之外上牌”的疑虑。不能不说,实行摇号限购,仍然没能解决交通拥堵,第一个可能,是放号的力度,相对于目前存量汽车的基数来说,可能还不足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而第二个可能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存在不经过摇号、同样能够上牌的特权车。对此,如果没有上牌信息的彻底公开,任何“拍胸脯”保证,恐怕都没有可信的理由。
“相应调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预期,人们还无从知晓。但是“每月26日直播摇号”,也应该算是对百姓“公平期待”的一种回应了。然而,笔者在网上看到的,却还是网友们不太领情的报怨。仔细分析之后,笔者发现网友的心态,主要还是觉得直播摇号既不等于完全没有猫腻,也没有解决政策粗放所未能实现的“雪中送炭”。
因为号源紧缺与政策“不解渴”之间的反差太大,所以区区一个“直播摇号”,虽然也属必要,但是不可能提起人们很大兴趣。而当前最需要解决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摇号队伍中并不需要买车、而是跟着起哄“占坑”浪费号源的现象。应该承认,摇号为人们购车提供了平等的机遇。但是目前一家多人摇号的“占坑”现象,也使需求并不迫切的人,占有了急需者的名额资源,使政策的人性化打了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目前的以个人为单位摇号,改为以家庭为单位摇号,确实非常必要。
但是,北京市交通委官员在通报中指出,以家庭单位摇号不具可操作性。我不知道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操作,作为百姓,从常理来分析,只要户籍信息、车管信息能够放开互查,也就等于具备了条件。比如,某人申请了摇号,就不仅要提供身份证信息,同时也要告知自己属于哪个户籍,审核者再通过户籍信息,将申请者本人及家庭成员与机动车登记信息进行比对,申请者家庭是否有车,也就可以掌握了。确定了申请者家庭是否有车后,摇号组织者应该把“有车家庭”与“无车家庭”分置于不同号池,并将号源向后者倾斜,分别摇号,提高后者的中签率。这样的思路,虽然也无法保证万无一失或绝对公平,比如户口在一起的人,可能事实上早已独立生活,但起码比以前的“大拨轰”强了很多。当然,如果连户籍信息、车管信息都不能放开互查,那就真的只能无奈了。
二是小汽车上牌信息能否公开,以解除人们“摇号之外上牌”的疑虑。不能不说,实行摇号限购,仍然没能解决交通拥堵,第一个可能,是放号的力度,相对于目前存量汽车的基数来说,可能还不足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而第二个可能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存在不经过摇号、同样能够上牌的特权车。对此,如果没有上牌信息的彻底公开,任何“拍胸脯”保证,恐怕都没有可信的理由。
后一篇:茅台应该有一点大品牌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