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不吃鱼翅 需跳出利益关联谨慎求证

(2012-08-21 00:20:5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则公益广告正在广泛流传。广告中,姚明推开摆在他面前的一碗鱼翅,拒吃。类似的公益广告,郭晶晶也做过。然而,吃鱼翅,还是不吃鱼翅,却在业界和环保组织之间引发了很大的争论。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一个“鲨鱼可持续利用会议”上,“拒食鱼翅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的观点,让人为之一惊。(《广州日报》8月17日报道)

以往的这条公益广告,使许多人并不怀疑“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公益诉求。然而,横空杀出的“拒食鱼翅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又给人带来了困惑。吃鱼翅,到底是促使鲨鱼灭绝的“被动作恶”?还是一种节约社会资源的善举?理性分析,环保组织提出的一些观点,可能会有夸大的成分;但是为吃鱼翅的人“平反”者来自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其反对的理由更令人生疑。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说法,有两点是最令人难以认同的。

第一点,“鲨鱼是一种兼捕鱼类”。所谓兼捕,就是不存在专门把鲨鱼作为主捕鱼,而只是在捕捞其它鱼类时“顺带”捕获的。而从逻辑上来说,是否兼捕,并不取决于捕捞习惯,而是取决于鲨鱼的利用价值。如果吃鱼翅被炒作成一种强势存在的“贵族时尚”,鱼翅的需求日益提升,所谓兼捕,事实上很难守住了。水产协会的说法,客观上是在推动从“兼捕”走向“专捕”。

第二点,“从美食文化的角度看,鱼翅消费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由水产协会拿出鱼翅消费来说事,其中的深意不言自明。其一,据专家介绍,鱼翅本身只是一种软骨组织,根本就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毫无营养的东西,加工再繁、讲究再多,其“文化”的含金量又有多少?其二,在当下的中国,鱼翅的消费者不仅极其小众,而且又以炫耀性的公款消费比重较大。水产协会在这样的背景下鼓吹鱼翅消费,有蚕食公共利益以肥行业利益之嫌。

吃不吃鱼翅,需跳出利益关联谨慎求证。公益组织的数据,也许有一定的倾向性,但起码没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就算有一点矫枉过正,亦不会损害公共利益。因此对其“倾向性”的负面影响,我们宁信其小,不信其大;而水产协会的观点,维护行业利益的特征十分明显,对其“利益诉求”的倾向,我们宁信其大,不信其小。

吃不吃鱼翅,原本是一个与普通百姓关系不大的冷门话题。现在既然引出了争论,我觉得还是应该有公信力相对较强的组织出面,比如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志愿者组织,由他们来调查澄清,给社会一个交待,总比这样无谓的争论要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