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论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319
  • 关注人气:7,9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科大应该如何“依法办学”

(2011-06-03 02:29:09)
标签:

杂谈

    近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公开表示,教育部支持南方科技大学的教改探索,但任何学校改革都须依法办学。此语一出,引得各界猜测纷纷。有教育专家分析,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南科大学生参加高考。近日,南科大学子网上发表公开信,为自己“被高考”而求助,集体表示不参加高考。对此,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表示:“参不参加高考,由学生和家长自己决定,我不表态。”(《新快报》6月1日报道)
  
    纵观此事的是是非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官方口头支持南科大教改模式,但是在面临实质问题时,却依然套用旧模式。不仅南科大对这样的做法颇感头痛,学生们也对这样的“保障权益”毫不领情。

    学校是否被收编,南科大也好,朱校长也罢,没有多大主动权。但是学生们拒绝高考的表态,对“保障合法权益”的拒不配合,却是有着很大主动性的。如果真的僵在那里,教育部、深圳地方政府,是否会到南科大“贴封条”强行取缔?如果到了那个地步,公众会是什么感受?官方又成了什么形象?

    仔细梳理事件的相关信息,我们又发现,教育部发言人“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之说,其实也有着很大弹性,在“支持教改探索”与“依法办学”之间,并非没有变通的空间。目前来看,除了深圳地方政府强行配给南科大“局级副校长”一事,确有收编之虞外,让已入读南科大9周的学生们再参加高考一说,毕竟还属推测。因此,到底是否真的强制学生们参加高考,教育部应该给出针对性解释。

    笔者以为,无论教育部“依法……,遵循……,制度……”之说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潜在语言,都不能忽略南科大教改的基本民意:你说不按教育规律办学,学生说“我愿意”;教育部不发认可的文凭,学生说“我更喜欢南科大自己发的文凭,我还是愿意”。如果你们认为一个堂堂科技大学不能纳入教育行政体系太没面子,能否把他们当作民间培养木匠、泥瓦匠的手艺学校,任他们自生自灭?当“为学生负责”却被学生及家长反感时,这样的负责哪里还有意义?

    南科大的实验,无非是想以不带任何行政色彩的“纯教育”思路,按照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来教书育人,用自己的实践来回答“钱学森之问”。如果这样的实验探索与现行教育法规有所冲突,只要被实验的学生及其家长是心甘情愿的,都请教育主管部门能以“特区心态”网开一面,一切让此后的教育质量说话,让学生素质说话,把评价留给几年后的社会认可度。
    原新闻:http://news.sina.com.cn/c/2011-06-01/091422567792.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