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会晤赵本山 公众不必太敏感
(2011-05-06 10:36:33)
5月2日傍晚,著名笑星赵本山的商务包机在飞往广州的途中遭遇恶劣天气,迫降于湖南常德。期间,常德市市长陈文浩等官员第一时间赶到机场。接机阵容之强大,让许多网友担忧此举涉嫌占用公共资源,表示“不舒服”。对此,该市外宣办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赵本山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化领军人物,而常德市正在打造文化名城,市长前往慰问体现了常德人民对人大代表的尊敬,对文化名人的敬重,和对空乘人员、乘客的关心。徐礼美特别强调,市长利用的是个人休息时间。(人民网5月5日报道)
以一般思维来理解,该市外宣办负责人的回应比较牵强。除了“全国文化领军人物”这一点还比较实,人大代表、文化名城、尊敬、敬重、关心等说辞,就显得比较虚了。市长对所有的人大代表都这样吗?文化名城有个具体形态吗?而特别强调的“市长利用的是个人休息时间”,无非是想证明,市长没有占有公务时间来做这件事,与“涉嫌占用公共资源”不沾边。而事实上,网友所说的“占用公共资源”,是“机场总经理亲自坐镇指挥”等超乎寻常的接机排场,官方回应与网友关注的焦点,有着一定的错位。
官方回应的牵强也好,错位也罢,反映出来的还是对此事的态度不够明确。在我看来,像常德这种地级市的市长,却机场会晤赵本山这样的文化名人,本该是理直气壮、无需在会见理由中遮掩什么的。
众所周知,赵本山作为文化名人,既有相当的艺术成就,也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创出了成功经验,不仅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也称的上跨越文化的创新载体。市长作为当地政府官员,利用赵本山这样的资源为当地谋发展,就是一个很正当的理由。争议的空间,仅在于这个资源的价值有多大,是即期价值还是预期价值。而这样的争议,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的。因此,此事就不能简单以“官员追星”来认识,而应该当作“准公务”来看待。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既然是“准公务”,就应该相应淡化正式公务的某些程序。市长觉得有必要亲赴机场会晤赵本山,你轻装简从,去就是了,有什么必要指令“机场总经理亲自坐镇指挥”、“立即启动了不正常航班应急预案”?要知道,在市长动用公权给足了赵本山面子的同时,是否考虑了此举的“公共含量”有多大?是否顾及了公众的感受?
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只要政府还是第一主体,由官员出面而产生的交际应酬,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对此,公众不必太过敏感。而问题的另一面是,官员也需要在这样的活动中谨慎动用公权。只有处置得体,才会得到公众的充分理解与拥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