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打错了” 还是“不该打”
(2010-07-22 18:27:00)
“大水冲了龙王庙,公安便衣把省政法委领导家属当做上访对象给暴打了!而且这事,就发生在光天化日下的省委大门口。”网上热传的一起“打错门”事件,经媒体记者调查核实,被打者陈玉莲的丈夫是湖北省政法委综治办副主任黄仕明,为副厅级干部。陈玉莲至今还在住院,她对记者称,公安方面的领导来医院道歉时说,打人纯属误会,没想到打了你这个大领导的夫人。还不断来找被打者说情,要求法外开恩,从轻处理,甚至不处理。(《南方都市报》7月20日报道)
不难想象,这场“大水冲了龙王庙”的闹剧,估计是哪个环节出了错,导致当事警察在维稳时本该贯彻“稳,准,狠”原则时,只剩下一个“狠”字,给受害者带来了大痛苦,给自己找了大麻烦,给领导捅了大娄子,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个大震动。
同样不难想象的是,发生这样的事并非偶然,而是日常工作中大错小错长期积累的结果。“纯属误会,没想到打了你这个大领导的夫人。”公安方面的领导以这样的语言道歉,潜台词非常明白,那就是“错不在打人,而在于打错了”。如果公安局领导的思想观念都认为“警察在公务中免不了要打人”,手下警察如此凶狠还有什么奇怪吗?如果不是探头录像为证,暴打16分钟的事实,很有可能会被凶手们赖掉;如果被打的不是省政法委官员的家属,打人者单位很有可能又会以“协警”、“临时工”来搪塞。当事者很有可能陷入“再上访,再被打”的可怕循环中……
据报道披露,打人的便衣警察,是驻省委机关的“信访专班”人员,任务是维护治安秩序,如一旦发生有人冲击省委大门,有打砸烧等突发事件,则由他们来维持治安。这本来是一项光明正大的任务,正规的门卫、武警、甚至特警都可以用,为什么非要从当地派出所抽调“便衣”?而且从这些“便衣”的所作所为看,这些人似乎“只要够狠就行”,没有经过专门的履职培训。因为人们都会理解,如果真的有人冲击省委机关,实施打砸烧,安保人员在制止时发生肢体冲突,这和“打人”完全是两回事。但是一个58岁、且右臂残疾的妇女,有能力冲击省委大门,实施打砸烧吗?对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大打出手,说明当事机关对“信访专班”的教育、管理,都存在着太多的问题。
这场“大水冲了龙王庙”的闹剧,到底损害了谁的形象,民众心里都有一杆秤,要紧的是如何修复这样的损害,让倾斜的天平重新平衡。而最根本的修复,是要纠正一个认识:发生这样的事,到底是“打错了”?还是“不该打”?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