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论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50
  • 关注人气:7,9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想生“穷三代” 到底谁的错

(2010-06-18 23:43:12)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杂感类——文章列表

    “我不想给月薪2500元的老公生孩子,我错了吗?”10多天以来,一篇网文在天涯论坛上引发热议。发帖人称,与大学同学结婚3年了,“公婆盼着抱孙子,给我们施加很大压力,但我不想生孩子,不想十月怀胎制造一个‘穷三代’。”(6月16日《济南时报》)


  应该说,不愿生“穷三代”的女性,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我身边,也有亲属持有这样的想法。根据我的发现,因为参照物的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不愿生“穷三代”的想法就越强烈。


  在当前各式各样的“奴”中,又多了一个“孩奴”,意思是养一个孩子,就要被绑架在各式各样的高收费、高压力循环链上,让你只能忍辱负重,没有退路。不愿生“穷三代”的人,是把孩子的未来定位于“比自己强”的成长期待中,以这样的朴素标准来反观社会现实和自身实力,却只有叹气的分儿。不能不说,在我们这个社会,政府围绕孩子成长而提供的公共福利,不仅和发达国家没法比,也比不过一些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了,期望值就高了,负担也相应加重了,在生孩子这个问题上,尤为明显。这,显然是不愿生“穷三代”的最大社会原因。


  可是,在社会环境不可能很快改变的情况下,因为惧怕当“孩奴”,就一辈子不要孩子,这种选择可取吗?我觉得未必。尽管如今很少有人把不生孩子视为“不孝”,不过作为育龄夫妇,生儿育女不全是自己的事,作为小夫妻的长辈,想抱孙儿孙女的心情,应该被理解;而作为社会人,也有繁衍生息的社会责任。


  还有一点,“穷”与“富”是相对的,如果眼睛总盯着富家子弟,总按照他们的标准为孩子设计人生,当然会觉得高不可攀,哪怕家境殷实小康,也会觉得孩子是“穷三代”。我觉得,不妨把标准定得更实际一些,再综合考虑一下双方家长的经济状况、对自己养育孩子的帮助程度,理性分析之下,恐怕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穷三代”意识,生个孩子也就没那么纠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