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18时40分,马鞍山市花山区旅游局局长汪国庆开车行至湖北东路大润发卖场附近,与行人胡某发生口角纠纷,并动手打了胡某。围观的人数从几个、十几个,迅速升至几百、几千,整个大街堵得水泄不通,将这位局长大人和一位女士堵在轿车内,不能离去。最后不得不“请来”马鞍山市委书记和市长及几百名防暴警察帮他解围,开出的条件是,他这位局长的乌纱帽当场被撸去,还得被拘留关进看守所。(中国新闻网6月13日报道)
如果没有警车来保护,这一对趾高气扬的局长夫妇很难说不会死在围观人群的乱拳之下。躲在警车里的局长夫妇,是不是已被激愤的群众吓的尿了裤子,恐怕不是一个绝无可能的事。
在建设和谐社会问题上,早有专家指出过,如今社会中蕴藏着惊人的民怨和民愤,以致一个中学生、一个厨师的非正常死亡都能点燃导火索,动辄引致数万人参加的群体骚乱和公共危机事件。而这一次没有死人,只是一个中学生挨了一巴掌,就差点又上演了一出类似瓮安、石首的群体性事件,想想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本来是一起行人与汽车剐蹭的轻微交通纠纷,只因为身为局长的车主下车之后,打了另一方当事人,打了人还向围观者说:“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领导!”这样的举止和行为,怎么可能不激化社会矛盾,催化民愤?事件的性质又怎么可能不演变为社会意义上的官民冲突。连这样的后果走向都无法预知,这名官员即使不是无耻,起码也是愚蠢得可以。
但是,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位局长的嚣张,也未必全是因为无耻或愚蠢。有社会学家指出,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强势利益群体的发育程度普遍比弱势利益群体要高的多,像商界精英、知识精英、地方官员等,都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组织性和自觉的内部认同,而弱势群体虽然人数众多,但组织化程度低,为自己辩护能力低,对官员的监督制约力量弱,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正是因为二者发育程度不同,才使得强势群体中的一些人,常以居高临下的心态高调做人,肆无忌惮地冲击弱势者的自尊。打你耳光怎么了?警察出动了又怎么样?公安局长会为了一个巴掌难为旅游局长吗?
弱势百姓虽然没有什么资本可“炫”,但是数千人围堵打人的官员,无疑是在用行动向当地党政机关施加压力。个别官员的严重失德行为,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形成重大损害,也给当地党政官员处理突发事件形成了挑战。好在,马鞍山市的党政要员们,以自己的诚意和适当的方式,及时平息了这起事件。但是能否在当地被举一反三,成为所有官员的镜鉴,还有待人们进一步观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