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30%的富士康距和谐劳资还有多远
(2010-06-04 22:56:58)
富士康科技集团2日对外发布了基层员工全体加薪的消息。据介绍,从2010年6月1日起,富士康集团对企业作业员、线长、组长薪资进行调整,员工整体薪资水平提升30%以上。作业员由原来的900元/月调升到1200元/月;作业员月薪高于900元者,上调升幅度不得低于30%;线长、组长在现有薪资标准基础上调升30%以上;其他职等员工,薪资调整方案近期另案公告。(新华网6月3日报道)
富士康的“十一连跳”,终于换来了加薪30%的结局。不论加薪行为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要为富士康的这一举动鼓掌。笔者尤其赞赏的,是富士康集团在加薪说明中提到的一句话:“希望员工在减少加班的情形下也能增加收入并拥有足够的休闲时间。”果真如是,“十一连跳”换回来的,就决不仅是加薪这一物化成果,还有更重要的人本理念。
应该看到,富士康集团的这次加薪行为,与各级政府和工会组织的持续努力密不可分。中央领导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与指示,有关领导深入企业协调对策,都从宏观视角展示了各自作为,促使企业正视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引导员工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我们希望,基层员工加薪30%的举措,有望使富士康从此走出“连跳”的阴影,企业从此走向劳资和谐、稳步发展的轨道。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真正的劳资和谐,真正的体面劳动,仅仅靠加薪一途,仅仅靠企业的努力,恐怕还远远不够。富士康“连跳”事件发生后,有人总结其中的三大根本原因:社会对其的挤压、工业化大生产将其异化、新生代农民工本身对社会期望值较高而耐受力较低。如果循着这一思路分析,加薪,充其量只是解决了一小部分“期望值”问题。更何况,富士康“连跳”之后的加薪之举,个案意义的色彩还比较深厚,能否被广泛复制和仿效,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相关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已达1亿,这一从没干过农活、也不想干农活的庞大群体,“农民”二字,事实上只有符号意义。他们没吃过父辈那样的苦,不像父辈那样容易知足,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看重工作环境,有着比父辈更高的追求。但是严酷的现实却是,他们是非农非城的边缘群体,没人在意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只有当社会需要简单而廉价的劳动时,才会有人以“一般生产资料”的形态想起他们。他们的所有追求和梦想,从参与社会分配途径中实现的可能性极低,只能在别人操控的市场波动中,通过自我判断取舍来实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企业、政府、工会等社会组织共同努力,让新生代农民工不再“边缘”,劳资和谐,体面劳动才能真正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富士康给员工加薪30%,充其量只是“开了一个好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