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价格垄断规定 两个亮点与两个不足

(2009-08-15 16:01:50)
标签:

价格

垄断

规定

亮点

不足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为制止和查处价格垄断行为,保护公平竞争,近日,国家发改委依据《反垄断法》,起草了《反价格垄断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在网上征求意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发改委网站8月12日消息)

    笔者仔细阅读了这份规定,第一感觉是文字表述太抽象。许多规定,要想在读者脑子里还原为生活现象,需要十分吃力地“品”。当然,这一类文件,首先追求是严谨,所以读起来累一点,也就成为可以原谅的缺陷了。

    如果我们与生活中最普遍、最严重的价格垄断联系起来考虑,《反价格垄断规定》亮点,我以为主要有两个:

    一是第九条规定,禁止行业协会通过协会规则、决定、通知等形式,固定或变更价格;召集本行业的经营者讨论并形成协议、决议、纪要、备忘录等,固定或者变更价格;为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提供便利条件。人们一定还不会忘记,2007年方便面中国分会多次组织、策划、协调企业商议方便面涨价幅度、步骤、时间,通过媒体发布方便面涨价信息,致使部分地区不明真相的群众排队抢购的一幕。《反价格垄断规定》对“行业价格垄断”做出针对性约束,对于那些只讲“抱团”、却不知在法律框架内主张权利的行业协会来说,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二是第二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规定歧视性价格,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这样的规定,不仅有利于打破普遍存在的地区经济封锁,保证各地经营者展开充分竞争,保证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更有利于当地政府走出短视与封闭,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多的参照点发展本地经济。

    《反价格垄断规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感觉过于概念化,对现实的复杂性考虑不多,可操作性不会很强。比如,对于没有协议约定的价格垄断,征求意见稿给出了“其他协同行为”这样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在执法中却极难认定——大体在同一时间,基本对同类同品质商品,不同的经营者却推出了相同的销售或收购价格,让接受交易的另一方无从选择。而这样的“巧合”,你硬要说违法,底气显然是不足的。还有“不公平的低价”的概念,虽然给出了“低于成本”这样的判断依据,但是成本怎么核定?又有着太多的扯皮空间。二是对于执法部分,征求意见稿没有做出规定,执法机关、执法标准是什么?各级执法机关如何协调?是一部完整法规所不可缺少的。

    作为《反垄断法》的配套法规,《反价格垄断规定》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看完了征求意见稿,笔者更大的担心,是文字上的哪一条规定,生活中都有太大的“运作”空间。显然,没有其它法规的协力,没有党纪、政纪的大环境保障,反价格垄断不可能真正反到点子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