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国劳模的称号并不适合温总理

(2009-03-11 00:15:03)
标签:

总理

劳模

适合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去年5月1日,总理到雅戈尔集团,和一线工人欢度‘劳动节’;除夕夜,到汶川映秀镇的板房安置小区,亲手为灾民炒回锅肉,一起吃了年夜饭;两会前,又和网民对话2个小时,直面网民的各种问题,和网友坦诚相对。”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宁波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范谊在历数温总理近期一系列活动后,发表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我建议全国人大动议,授予温总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媒体用“语惊四座”来形容范代表的这个建议,从新闻角度说,也确实达到了这个效果,这从报道的覆盖面就能看出。但是深入思考,我却觉得,从情理上说,这个建议的良好愿望可以理解;但又缺少可行性。

    说良好愿望可以理解,是因为总理的重要工作日程、工作侧重点百姓们都看在眼里,其中所透视出的民生情怀、务实作风也是百姓们平时感念最多的,范代表不过是说出了当前许多百姓的心里话。

    说建议缺少可行性,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各级人大组织,肩负着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无论是对一府两院官员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动议,还是授予行为本身,都还没有先例;二是按照目前的劳模评选程序,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推荐人选,都是经过推荐人选所在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居民(代表)与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等民主程序,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产生,经逐级审核后确定的。总理能否成为全国劳模,同样也要经过这些必要的程序。

    劳动模范是凭着自己出色的劳动干出来的,是本行业出类拔萃、让人不得不服的人。从评选主体来说,只要是劳动者(包括脑力劳动),均有参评的资格与当选的权利,官员当然也在此例。事实上,在官员队伍中,也从来不乏这样的人。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官员的成绩被推到“亮处”、从而收获荣耀的机会,要比普通人多得多。所以官员们更看重的,往往是自己在百姓心中有没有独具官员特色的“劳模风范”。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理并不需要这个被“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