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公务员房补”不宜一否了之

(2009-02-09 01:50:57)
标签:

公务员

房补

舆论试探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针对之前有媒体报道称,春节前上海已陆续有公务员拿到十万左右的住房补贴,昨日,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予以否认,她强调称,“目前并没有新的房改精神,我们作为主管部门也没有看到任何相关文件,不可能有人已经拿到新一轮住房补贴”。(《新京报》2月5日报道)

    在取消福利分房之后,作为过渡,在本世纪初,不少机关已对没有分过房的公务员做出了补贴,等于把公务员的住房福利欠账做出了一次性了结。然而,到了今天,不少地区的党政机关,又在以“如今公务员的住房公积金根本买不起房”为由,千方百计为公务员加大房补力度,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发放冲动,早已通过各种迹象有所表现。人们不禁要问,“买得起房”一定要成为公务员提高房补的理由吗?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进入了市场经济,而公务员待遇却一定要循“福利终身制”的轨道走下去?在“买不起房”成为全社会最大心病的背景下,公务员凭什么就一定要通过增加纳税人负担的方式,偏要“买得起房”?因此,公务员房补不合情、不合理,更没有法律依据。这样的消息,无疑太刺激公众的神经。

    按照人们的惯常理解,当政府被媒体无中生有地误报之后,本该是极其敏感地做出反应的。而这一次,带给人们的却是反常的疑问:如果媒体发的是假消息,为什么上海市政府没有在第一时间声明纠正,而是在媒体追访下,才轻描淡写地予以否认?为什么当自己的报道被否认后,原报道媒体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内,或证明消息的完全属实,或就采访报道的失实之处向读者道歉?种种疑问,无法不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又是一场政府与媒体联手搞的舆论试探——如果舆论反应不强烈,公务员房补就如期发放了;如果反响过激,就来个轻描淡写的否认,并把政策暂时收回来。

    媒体先行探风,政府根据风向做出反应,这样的招数已屡见不鲜。说实话,公众的智商并不比那些用招者低多少,当他们识破了这些招数,随之而来的将是巨大的反感情绪,这种情绪的漫延,很可能导致公众对事件主体更大的不信任。对于上海公务员发房补这件事,我倒希望上海的有关部门和原报道媒体打上一场“报道是否属实”的官司,最终澄清事实,并由法律确认的造假者向公众公开道歉,还公众真正的知情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