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电视直播“山寨春晚”的三个期待

(2008-12-15 17:12:51)
标签:

山寨

春晚

电视直播

期待

杂谈

分类: 影视评论类——文章列表
    “山寨春晚不仅网络直播,已经有电视台主动来商谈转播了”,2009山寨版春节联欢晚会组委会办公室的组织者老孟说。老孟称,节目报名基本结束,但若有好节目仍可参选。晚会筹备将进入节目审查阶段,部分有争议的节目去留将由观众决定。(《新京报》12月14日报道)

    山寨文化、山寨版春节联欢晚会都已不算新闻,但是“山寨春晚”能受到电视台甚至省级电视台的青睐,却多少让人感到意外。从传媒的角度看,小台尤其是无法上星的转播,传播能量有限,大台转播又殊为不易——在传统媒体重视“导向”的今天,在节目审查需要层层把关的现实环境下,转播目前尚有争议的“草台班子”晚会,迈出这一步不是那么很容易的。而从观众的角度看,受制于网络普及程度以及“宽带不宽”的制约,网络直播的传播面、传播效果都很有限,山寨版春晚的影响力肯定大打折扣,能有电视台现场直播,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好事能否最终办好,当然还取决于很多具体条件。但是从相关信息透露出的趋向来看,电视直播的“山寨春晚”,有理由让人们充满期待。

    一是期待节目能给人带来全新感受。这个全新,决不能理解为同一审美模式下的“全新”,而是基于“观众本位”的全新。如何理解二者的区别呢?我们可以举京剧票友大赛为例:为什么很多专业演员的高水准演出,反倒不如戏迷票友们的演出更吸引人?我认为是观众对二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欣赏心理所致:看专业人士的演出,欣赏的就是艺术本身,演出达不到某个水准才不正常;而看票友演出,观众的欣赏点,本来就没有放在艺术上,而是以自己做参照,来观赏“同类”们比自己水平或高或低的表演,观赏点完全放在了一个“趣”字上。山寨春晚的生命力,自然也在于此。不知晚会的组织者能否满足观众的这一需求。

    二是期待得到媒体冷静客观的报道。能有媒体主动上门联系直播,这表明了媒体的态度,但我以为仅仅这些还不够。山寨春晚的台前幕后、背景前瞻,都还有不少新闻可挖,有不少话题可议。以应有的积极态度来关注,遵循“不夸大,不贬低”的真实原则来做,以比普通观众更高一层的视角来审视……当这样的报道、评论刊出时,人们的解渴感觉会不亚于山寨春晚本身。

    三是期待能对“精神年夜饭”形成创新推动。央视春晚的投入很大,而观众却日益不满,审美疲劳几近麻木,各级地方台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我相信,山寨春晚的推出,不论整体上是否能够一炮而红,在某个节目、某些方面“讨彩”之处总会有的。而这些基于理念、手法等结构意义上的创新,恰恰应该对传统的春晚形成冲击,使二者能在相互借鉴中共同发展。不知传统电视春晚的决策者、策划者是否有这样的诚恳之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