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残疾人奥运会,很多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对残疾人自强精神、挑战自我的敬佩或景仰上,对于比赛本身兴致不高。其实这也难怪,残奥会的历史不是很长,关注的人也没有奥运会那么多,很多项目的竞技魅力尚不为人知。不用说别人,我本人就是这样。但是9月7日晚,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以前,我只是浮光掠影地看到过轮椅篮球的比赛画面,没有系统欣赏过这项运动。及至9月7日从头到尾看了一场——本届残奥会轮椅篮球赛英国队与中国队的比赛。才真正有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的感觉。我惊叹,轮椅篮球竟然也这么好看。
与健全人的篮球赛相比,轮椅篮球要技术有技术,要对抗有对抗,要配合有配合,当然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技术上,队员有精准的投篮,有一边策动轮椅,一边运球突破、分球、接球的绝技;在对抗上,防守时为了干扰对方,要拼命把进攻一方往外围挤。而进攻者也要根据场上情况,选择或强行突破,或拿球转身急停,摆脱对方,非常好看;在配合上,轮椅篮球同样很讲究跑位,得球后,队友们或拼命抢占有利位置,或巧妙接应队友把球传出来。而防守者,又非常讲究对进攻一方分球意图的判断,提前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封住对方的传球路线……
除了速度和健全人篮球赛不能相比,但运动员操纵轮椅的技术,同样也是一个醒目看点。运动员的反应与判断,利用轮椅转身的速度,我看比健全人一点也不慢。特别是在激烈对抗中,当人仰“椅”翻的场面出现,与轮椅绑在一起的运动员,竟能在几秒钟内自己调整好,重新坐上轮椅继续比赛。这简直是太神奇了。
当然,场上一些有趣的现象也很吸引我们。比如,运动员使用的呈八字型双轮的轮椅,竟然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且全部产自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目前还是空白;比如,场内有运动员摔倒,靠自己无法起身时,却又没人帮助。原来这也是规则所规定的:运动员摔倒不能自行坐回轮椅,只要没处于死球状态,裁判员就不吹停比赛……
这场比赛,中国队以28比81的大比分输掉了,无论是比分还是赛程表现,实力的差距非常明显。但是据现场解说员介绍,面对这样的对手,中国队以往是连投篮机会也很难创造出来的,这次能得28分,自己和自己相比,已是很大进步了。
残疾人奥运会的比赛,决不是一场场引人同情与可怜的悲情展示,决不是毫无观赏价值的强拼硬搏。他们的比赛,有自己的独特技术和战法,有自己独特的规则与文化理念。只要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很多比赛肯定会吸引我们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