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供暖提价要先迈几道坎

(2008-09-15 23:38:00)
标签:

供暖

提价

难题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冬日临近,供热企业即将再次面临供热高峰。但是,煤炭价格的高企和热价的限制却让热电企业面临困境。为此,包括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中国城镇工业协会在内的多家行业协会已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建言调整热价,出台相关行业扶助政策。 而国家能源局的一位官员也向本报记者表示,继电价、煤价做出调整之后,热价成了有关部门关注的新重点,目前正在酝酿出台热价调整的相关政策。(《21世纪报道》9月9日报道)

    站在企业的角度,循着经济规律来认识,供暖提价有着太多的可以理解之处。这些年来,几乎所有商品都在提价,唯独以传统方式提供的供暖,还处在一个“欲提不能”的现状中。为什么不能?是因为在供暖问题上有一个很难解决的传统——历史上作为福利的供暖,由于企业改制、人员流动等原因,使本来应该是简单明了的一买一卖,却在历史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中,变成了一个既无理可讲,又不能停供的“一面官司”,变成了市场环境下无法回避的“逆规律”。

    也正因为历史问题不可能在一朝一夕解决,近年来大多数地区都在以“政府包底”的方式实施过渡——不管欠费的产权单位有多少,欠费额度有多大,供暖单位都无权单方面停止供暖,把老百姓冻起来。因资金等问题导致供暖系统难以运转,由政府全责保障。这样的思路,明白无误地昭示了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历史与现实碰撞产生的一团乱麻,如果不首先解开,供暖提价即使可以理解,也很难全面启动。

    解开这团乱麻,既需要智慧,也需要时间。供暖的商品化之路是大势所趋,但要解决的问题、要迈的“坎”也不少。其中较难迈过的,是福利分房年代积累下来的陈旧矛盾。比如,供暖单位、产权单位、住房人三者之间的权责关系,目前还很难理顺;比如,老旧房屋的供暖管线都是串在一起,分户供暖解决不了,也就解决不了以户为单位的“不交钱就停气”;比如,供暖补贴动辄通过“单位”发放,自由职业者无权享受,有悖社会福利人人有份的公平原则;比如,供暖商品化了,热商品的服务质量要求,与消费者之间的权责规范等,目前同样也还是空白……

    我不知道,酝酿调高热价政策的人,是否充分考虑了上述难题。他们提出的方案,到底有多大的可行性。如果方案采取不顾历史的“一刀切”思路,那几乎可以肯定,政策出台之日,也就是被束之高阁之时。因为供暖的商品化,是一项制度的巨大变革。供暖最无法割断的历史,就是其福利化属性,因此无论怎么改,福利性还是要适当保留。这一点,和医改有些相似。而只有迈过了“商品化与福利化衔接好,公平不存在问题,技术手段能够保障”这几道主要的坎,提价问题才有可能提上日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