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成有车族支持单双日限行说明了什么
(2008-09-05 02:40:21)
奥运结束以后,是否对车辆继续实施单双号限行政策,在北京市民中引发争议。《新京报》委托北京锐智阳光信息咨询公司开展了针对北京市民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无车的受访者对限行的支持率高达82.9%,而有车族对限行的支持率也达到48.5%,比无车族只低34.4个百分点。(《新京报》9月2日报道)
初看新闻标题,笔者曾主观地认为,有车族肯定会“一边倒”地反对继续实施单双号限行。及至看完新闻,才发现有车族对限行的支持率,竟也达到近五成之多。笔者以为,这个数据可以让我们读出很多潜在的东西。
近五成有车族支持限行,原因无非有这样几个:一是相当一部分家庭汽车的利用率本来就不高,开与不开都无关紧要;二是在奥运会期间,通过政府的综合协调,公交、地铁的顺畅与舒适度有所提高,限行期间也并没感到很不方便;三是如今开车出行的麻烦确实不少,车位少,绕行多,只要不是特别需要,对开车无所谓者,也确实不会太少。
有人认为,政府以单双号间隔放行的方式限制汽车上路,导致汽车的使用价值打了折扣,是侵害了公民的物权。不能不说,如果从微观利益的角度看,确实有这方面的嫌疑。但是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更多要从全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着眼。如果这样变换视角来看,所谓侵害物权之说又有些站不住脚了。因为政府的职责是公共服务,不可能完全站在有车族微观利益的上看问题。随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改变,政府的调控方向与力度当然要随之转变。要说权利,随着汽车的增多,车与人争夺空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环境污染对无车者的伤害与日俱增。如果大家都强调权利,无车者或不开车者不受污染的权利又该向谁争取呢?
近五成有车族支持限行,还有一个更大的潜在诉求:就算政府不加限制,把所谓的“出行权”全部给了你,但由于无法回避的车多路堵,车主也未必能从开车中享受应有的快感。而隔日出行虽然减少了出行频率,但出行的质量却在提高,利益上也许并没有损失多少。
近五成有车族支持限行,起码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何权利,都要放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下才有价值,如果不顾具体条件,就权利说权利,充其量也只是没多大价值的空虚概念。基于此,单双号限行措施是否延续,我比较赞同以全民投票的方式来解决。至于权利之争,我认为应该聚焦于在有车族与无车族之间,到底谁在伤害谁的权利,谁该补偿谁的损失。而不应该把目光盯在政府是否侵害了有车族的物权上。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