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哲的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2008-07-19 01:17:11)
日前,中国平安在2007年年报中公布高管年薪,马明哲年薪超过6000万,与马明哲的6000万元年薪相比,中国人寿集团总裁杨超年薪仅为199万元。针对近期舆论对于马明哲领取6000万元年薪以及税务的问题,在昨天举行的中国平安200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后,马明哲对媒体表示,平安的薪酬制度合法合规,他的贡献和表现对得起这份薪酬。(《京华时报》7月18日报道)
面对炮轰,马明哲的回应非常简单,也非常明确:一是合规合法,二是自觉尽心尽力,能力与薪酬相符。对于这样的回应,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呢?
人们总有一个错觉,认为马明哲应该是上世纪那个平安保险公司的国企老总,与普通员工相比,他的薪酬高出这么多,当然应该炮轰。但是事实上,平安保险上市后,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股权变动,早年国有独资的平安公司,早已变成了外资控股、国资股极少、各类社会法人参股的成分复杂公司。从这个意义来看,再以“国企老总”的角色来炮轰马明哲及其薪酬,确实有些没找准靶心。作为一个几乎纯粹的外资+民营上市公司的老总,只要符合公司治理结构中有关薪酬的程序要求,别说6000万,就是6个亿,也没什么不该拿的。
马明哲的薪酬合规合法,但是合理吗?当然,我说的理,不是马明哲该不该拿6000万年薪,而是另一层面的理。中国平安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马明哲到底为谁做了贡献?其贡献的代价又是什么?平安上市,股价曾高达149元,国资为什么却要节节退出?这其中的“戏法”到底是怎么变的?成为外资控股的中国平安,通过对中国股民的直接融资,之后又提出超级融资计划做空中国股市,这难道不是事实?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马明哲的6000万年薪也许无可争议,但是站在社会的视角看,中国平安于国于民到底还有怎样的价值?马明哲的贡献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事实上已存在很大争议空间。
股市圈钱如此容易的中国平安,掌门人马明哲的6000万年薪到底是谁在埋单?我想谁也不难判断。合规合法的事,却未必合理。这个理,也许一时半会还不能进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但是却装在千千万万中国百姓的心里。民众也许无法左右马明哲的年薪是多少,但是随着清醒之人越来越多,用手投票、用脚投票,也许成为民心向背的最好体现。一句话,中国平安价值几何,马明哲几斤几两,合规合法只是评价标准之一,不重视百姓心中的评价标准,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