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文抄公”的现实土壤是什么

(2008-06-20 23:06:59)
标签:

汇报材料

抄袭

撒谎

背景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贵阳市两个县政府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百日督查第七组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材料竟然基本相同——结构一致,汇报内容层次基本相同,顺序不变,有15处段落雷同。其中一节四个分段近600字内容完全一样,仅数据有所更改。其中一县汇报材料中竟有“全市烟花爆竹实行‘禁改限’”,督查组指出,此系照搬贵阳市有关材料所致。经查,是修文县照搬了邻县汇报材料。贵阳市政府对修文县政府进行全市通报批评,并处理相关责任人。(《贵州都市报》6月19日报道)

    此事一经上网,招来网友的奚落、嘲笑不可避免。但是奚落也好,嘲笑也罢,大多不是针对这种现象本身,而是指其抄的太不高明,欺骗不看对象,蠢的实在可以。不难理解,网友们的意思是,公文抄袭的普遍性与具体处理的“艺术性”共存,已经成为当今官场的一大现象,因而早已见怪不怪。

    发生在修文县的这起公文抄袭笑话,从根本上说就是一起公务撒谎行为。而生活中“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的现象还少吗?而层层如此、上行下效的结果,必然会形成一个以官话、套话为包装的撒谎文化。可是当前不少上级领导,出于与下属同样的心态,热衷于“听喜不听忧”,不愿面对现实,事实上等于上下为了共同利益而心照不宣地说谎、容谎。修文县的这一起事件,如果被骗的不是国务院督查组,如果他们的抄袭行为再“艺术”一些,还能够被这样无情揭露吗?我怀疑。

    这件事被揭露出来,集中暴露了一些公权部门公务态度之恶劣,已经到了实在离谱的地步。谁都看的出来,此事暴露的是工作作风问题。但是,工作作风问题又决不能仅仅“眼睛向下”。在官场上,层层机关的官话、套话、空话,很多时候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浮躁心理导致如今许多公文、公务的功能也在异化——上级要通过听取汇报、索取总结来考评下级,这就给汇报、总结带来了一定的功利性,“枪手”们应运而生,而其“客户”正是那些坐享公务员待遇、却不想尽公务员责任者;上级考评的内容,往往又是层层照搬上级考评自己的东西,这又给汇报、总结的千篇一律提供了可能。

    在机关里混久了,很多人都清楚,对于某一项工作,所谓的“领导重视”,有时不过是以是能否顺利通过上级的验收关为标准。而怎么才能过关呢?无非是把做过的有效或无效工作,套上一些时髦的概念“包装”一下。可是,来自上级的检查如果全部都能深入一线,不仅是听汇报,而且还要明查暗访,又有哪个下级还敢糊弄呢?归根到底,“抄袭工作汇报”现实土壤的存在,才是我们最该关注,最应该改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