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门专业就业难”并不奇怪

(2008-06-24 16:01:52)
标签:

高考

志愿

就业

选择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麦可思公司(MyCOS)新近完成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都是供大于求,在10个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占了9个。失业人数最多10个高职/专科专业中,就有8个是热门专业。“我都快愁死了,分数一下来就要报志愿了。到底该学什么专业呢?”近日怀有如此情绪的考生和家长,绝不是个别的。(《中国青年报》6月23日报道)

    每年的高考期间,报考什么学校,选择什么专业,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其中,名校、名专业总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是今年的这一热门话题,又加入了“越是热门专业,就业反而越困难”的新信息,这未免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惑。

    以动态的观点来看,“热门专业就业困难”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其中的关键之点,是人们对“热门”的理解已经有些过时:其一,有些热门专业虽然行业周期还处在上升阶断,但由于行业发展对人才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普通人才自然受到冷落。比如,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如今要想进入体面一点的企业搞技术,起点最低也要硕士,本科生基本没什么希望;其二,原来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不被关注的新专业,由于社会发展而变得不再“冷”。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刚刚创办时,普遍没人看好,但是几年下来,其毕业生却一直走俏。

    面对选择之难,人们有了各种各样的抱怨。“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考生自己,都缺少一个了解相关专业的信息平台。”不错,如今无论出自哪里、哪一侧面的信息,都让人有一种“不解渴”的感觉。但是,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环境下,期待一个权威、客观、前瞻、负责的信息平台为我们服务,只能是一厢情愿。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及社会发展趋势做出独立判断,再依据这些判断,确定好选择的几条原则。作为过来人,我觉得在报考专业时,应该考虑以下原则:

    一是选择的重心,要确定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有人有“名校情结”,有人有“热门专业情结”,如果很明确,不妨按照自己的情结来选择。如果不明确,则应按照“或淡化专业,精选学校;或淡化学校,精选专业”来安排。

    二是根据兴趣爱好来选择。如果自己有比较明确的兴趣爱好,并有志于终生追求某一专业,不妨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来选定。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也不妨请专业机构做一下潜能测评,以测评结论做参考,心里会更有底一些。

    三是优先选择你熟悉的专业。如今的招生信息太过庞杂,其中的真伪洋略,考生、家长、教师都不可能完全掌握。只有把自己感兴趣并略知一二的专业研究的再深入透彻一些,才能不致过于盲目。

    教育永远落后于市场,专业设置、学生选读的最大难点,在于现实与未来的不可预知性,这有点像股市中对未来走向的判断。作为考生及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其所能地把握动态中的机遇。这很难,但又必须这样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