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隐患地图”给百姓带来什么

(2008-06-06 01:47:59)
标签:

经济隐患

监控

安全

期待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北京市工商局经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群众急于致富的心理,设计出多种新型经营方式和营销手段,吸引群众参与并聚揽大量资金。为此,北京将建立“重点经济隐患地图”,对分时度假、投资林业等风险投资行业进行监控。在地图上,隐患企业的相关信息一应俱全,其经营行为和经营动态,以及投资人在干什么,工商都会及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将会立即立案,进行查处。(《京华时报》6月4日报道)

    这条新闻不仅没有成为当日国内新闻的热点,而且在《京华时报》上也没有被突出处理。但是我认为,这件事的意义却非同寻常。因为众所周知的是,除了拉人头传销等明确的非法行为,政府可以理直气壮地打击之外,目前还有一些期权回报型的新经济业态、新经营方式,尚无法用现有法律予以定性和规范,但又确实存在着极大隐患。而隐患又决不仅限于经济方面,更有因涉及人数太多而导致的社会秩序隐患。

    从前些年的骨灰灵位升值传销,到去年亿霖木业以及今年的万里大造林非法集资案,众多百姓蒙受了巨大损失。虽然在事后破案、追偿方面,政府的态度积极了很多,但是案发之后的处理,无论多么积极,总归还是被动的。一些被骗的投资者,甚至临终时都没有拿到他们梦寐以求的退款。而每一次类似骗局的出笼,其实都有人通过各种途径发出善意提醒,但是每一次被真正揭露,都是在骗局实在太大、举报者实在太多、警方不得不出面的情况下,骗子公司才被查封。这种“边缘骗局——无人监管——泡沫吹破——残局难收”的路径,周而复始地被复制。

    现有法规无法定性和规范的“边缘骗局”,政府是不是就可以让公众“愿打愿挨”了?我们当然不能指望政府无所不通、无所不能。但是,公共服务是政府天职这一点,却是任何时候也改变不了的。试想,某些明显不符合常理、且以众多社会自然人为主要参与者的炒买炒卖行为,政府如果能在有人置疑时就引起关注,并主动予以调查监控,替百姓把关,骗局不可能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经济隐患地图”的推出,显然是政府意识到了事前防范的重要。进而从经济隐患的初始阶段就开始严加盯防——对其人、财、物等经营要素有所控制,对其涉及范围的大小加以警惕,对其经营可能会给公众造成的风险提前预警,对稍有露头的违法违规及时打击……不难理解,“经济隐患地图”的最大意义,是给百姓带来了难得的安全福音。

    如今经常有人慨叹: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活的却累多了。其实仔细想想,生活中有不少的“累”,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但避免的前提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范围、力度要提升。“经济隐患地图”迈出的尽管只是一小步,但同样值得我们投以掌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