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星委员”何以遭85%民众的抵触

(2008-03-07 22:24:55)
标签:

文体明星

政协委员

议政能力

公众抵触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今年两会,不少公众都在质疑明星们到底需不需要参政议政,明星够不够参政议政的水平,政协委员是荣誉待遇还是利益代表。近日,网友“飞泉鸣琴”专门在人民网发起了“明星应不应该当政协委员”的网络调查,截至3月6日晚8时许,85%的网友投了反对票,仅有不到一成的网友支持明星参政。(《新快报》3月7日报道)

    针对明星议政,网上调查得到这样的结果,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我个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为两点:

    其一,两会上的“明星效应”被媒体有意无意地放大了。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数千名,可是每天真正被媒体关注的又有几个?本来,抓热点就是媒体的天职,而对热点的判断,又取决于媒体对受众阅读心理的判断,如果媒体总把受众的兴奋点理解为“看明星”,记者的镜头自然就要锁定在几个“明星委员”身上,而明星委员身上到底能挖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却往往不被重视。如此这般,就很容易给人形成“明星委员很多,明星委员议政能力很差”的感觉。应该说,这不是明星委员的错,更不是受众的错,而是媒体的趋向有偏差。

    其二,说“明星委员”议政能力差,那么,在所有代表、委员中,比明星更差的有没有?有多少?我想同样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形成媒体公认的“热点”,所以也就被广泛忽略。而无从知晓的事,却未必没有重视的价值。只从新闻感受中低触明星委员,事实上也是一种片面。

    说到这里就比较清楚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明星委员们是否能够议政,而是到底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当政协委员;达到了什么样的标准,才算是尽到了政协委员的职责。如果明星真的有议政热情、有议政精力和能力,为什么不能当政协委员呢?反过来说,即使不是明星,如果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照样也是不能被原谅的。不能因为明星太耀眼,就把本来只是个别的行为当作一种普遍现象;同样也不能因为平民委员的太普通,而忽略对他们责任与能力的要求。

    在我看来,八成民众抵触“明星委员”,起码暴露了两个问题:一是政协组织对委员的当选条件、履职要求等,还需要做出进一步公开,以便让公众知道明星当委员,到底是“明星效应”使然,还是确实按条件当选的,其中的弹性空间有多大,是否需要一定的程序监督;二是媒体应该更多一些“品位自律”,不能过多以追星来吸引眼球,带来不应有的“放大效应”,从而对公众形成误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