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论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319
  • 关注人气:7,9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的公务员考试 “临阵脱逃”者还会那么多吗?

(2007-11-09 00:18:04)
标签:

我记录

职场故事

社会/纪实

公务员报考

弃考

明智

幸事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有人如此形容庞大的公务员报考队伍。但是,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中,都有不少报名者中途放弃。报名时一哄而上,考试时急流勇退,随意“弃考”现象十分突出。去年,原本需要在广州进行报名确认的5万名考生,实际上只来了3.6万多人。这样一个数字,在其它地区、其它年度很有代表性。今年,估计也不会例外。

    到外“撒网”,广“种”薄“收”,是当下就业压力及功利诱惑之下无法避免的浮躁心态。谁也不能否认,报考者中确有将公务员当作自己一生追求、凭着志向和情结来报考的人;但更多的报考者还是认为,公务员稳定的待遇,规范的人事管理,再加上公开招考,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更值得自己蜂拥而“报”;还有一些人觉得,我知道机会很少,但是追求的过程也是一份难得的人生财富,这样的考试本身比考试结果更迷人。

    不少人在考试前夕选择退出,我觉得不仅是报考者的一种明智,也是招录者的一件幸事。因为对于招考机关来说,“分母”太大其实也未必全是好事,因为众多报考者的态度并不积极,备考并不认真,招考的工作量必然毫无意义地加大,导致招考成本增加。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不能因此而抬高招考门槛。过去,有些省份曾曝出公务员招录中,女性必须“乳房对称”的离谱歧视;同等学历中,有的分出了“全日制”、“非全日制”的歧视性规定,受到社会的广泛批评,这样的“门槛”当然不能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大学生们只为“好玩”而非理性报考者太多,浪费考试资源的弊端也是应该予以重视的。

    概括来说,公务员报考不该有歧视性门槛,但是通过一些鼓励性做法,引导报考者减少游戏心态,更加重视此项考试还是必要的。比如能否适当调高报名费,对考试成绩划为若干档次,将调高的报名费根据成绩档次再予奖励。这样,将会使报考者从心态上严肃起来,是否报考,如何备考也会更认真,招考资源被浪费现象就会减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