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什么方式支持奥运 这是个问题

(2007-10-18 16:23:52)
标签:

时事评论

北京奥运

支持方式

结构平衡

参与热情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10月13日,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整整300天。据《国际先驱导报》10月12日报道,奥运会可售门票超过700万张,其中国内发放数量超过440万张。但就目前的销售进展情况来看,销售情况与预想结果还存在一定距离。那么,民众未能购买门票的原因都有哪些?除了看比赛,民众还准备以什么方式支持北京奥运?对此,该报联合新浪网进行了网上调查。调查显示,有四成以上被调查者尚未找到支持奥运的方式。

    根据“为人的和谐发展,促进建立维护人之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奥林匹克宗旨,2008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而实践这一理念的最基本条件,在于广大民众的支持。可是“四成以上民众尚未找到支持奥运的方式”这一情况,又不能不让人为这一理念的实现而担忧。

    支持奥运,从民众普遍的主观意愿上说,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首先也应该明确,什么才算是支持奥运?在我看来,到现场为奥运健儿加油是支持,做一名甘于奉献的志愿者是支持,为宣传奥运精神不遗余力是支持,有意识地约束自身言行、以健康文明的形象为奥运的人文环境增色也是支持……其中关键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把奥运意识装在心里,用一种主动自觉的“投入”心态,来迎接这场难得的盛会。之所以“四成以上民众尚未找到支持奥运的方式”,我以为主要还是人们把支持的方式更多局限于有形事物上所致。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以上形式虽然都是支持奥运会,但是也存在着一个结构平衡问题需要正视。试想,如果“到现场为奥运健儿加油”的支持者过少,奥运会的遗憾同样显而易见。作为东道主,奥运组织者当然更希望有一个良好的赛会环境。赛场气氛的热烈、文明,对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影响很大,“更快、更高、更强”体现程度也会大不一样。从报道中披露的售票信息及网上调查结果看,担忧于赛场的冷清并非杞人忧天。

    现场观赛热情不高,主要因为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北京人观赛虽然方便,但是不可能撑起所有赛场的上座率,更无法保证所有现场气氛的热烈。中国这么大,外地人来北京观赛又受到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对此,奥运组织者还是应该未雨绸缪,早做准备。而这样的准备,不能仅仅依靠行政力量,也应该充分发挥各种机构的组织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减轻外地人来北京观看比赛的综合成本,加大他们的参与热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