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落实中职国家资助政策及2007年招生任务中部片区座谈会在武汉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上表示,中职教育将依靠国家助学金体系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方式转向免费教育。据悉,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中职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学生占中职在校生总数的90%。中职三年级学生则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完成学业。(《楚天金报》8月5日报道)
其实,早在去年甚至前年,此项政策就已在一些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比如去年北京的职高学生就一改以往按照学期缴纳学费,改为按照学分交纳费用,费用额度有所降低;在升学录取方面,中职学生报考高职院校,也被优先录取。而在中职学生的就业率上,近年来在不少地区也是一路走高,在某些行业,中职毕业生甚至成为不愁嫁的“皇帝女”。而从周济部长的表态来看,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扶持力度已呈日益加大之势,目前几乎已到了免费的地步。
笔者以为,此举的最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解决了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二是调整了教育结构多年来“重普高,轻职教”、从而导致人才市场出现结构性缺陷的难题;三是与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的心态不谋而合——现在连大学生就业都困难,与其花费不菲去读前途未卜的普通高中,还不如免费就读中职,掌握某一行业技能,学有专长更有利于职场生涯。更何况,如果确有潜能,还可以深造于高职院校。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对此举投出赞成票。
尽管周济部长特别提出,中职教育的发展重点是质量的提高,而非像大学、普通高中那样贷款征地搞建设,铺新摊子。但是不难预料的是,明年国家教育助学金将达308亿元,其中中职所占份额将超过一半。这样的扶持力度,再加上中职人才巨大的市场缺口,使中职教育想不“大干快上”都难,而这恰恰给中职教育提供了粗制滥造的现实条件。因此,有关部门更应该看到,扶持归扶持,但中职教育同样也有一个平衡结构的问题,如果没有宏观把握地一哄而上,“皇帝女儿也愁嫁”现象将很快出现。到那时,就会走向政策初衷的反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