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方名小吃“汉中面皮”近期由每碗1.5元上涨到了每碗2.5元,引起当地市民不满。陕西省汉中市物价局为此专门对面皮的经营成本进行调查测算,并将结果公之于众。结果表明,各项成本合计后,平均制作经营成本仅为每碗1.116元。(新华网8月4日报道)
消息在网上发布后,立即引来不少网友的指责。网友的指责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认为放着房价、医疗价格上涨等大事不管,物价局只拿着面皮这样的小商品做文章,有抓小放大的作秀之嫌;二是有人认为面皮都是小本生意,老板也都是社会弱势,政府此举有欺弱倾向,立项目标很值得商榷;三是有人置疑调查数据的真实、准确性。
仔细研读报道和网友发言,我却认为汉中市物价局的做法是一种负责、理性之举。换言之,是一种“到位,又不越位”式作为。
首先,房价、医疗价格上涨等大事现在没管,并不意味着将来也不管。类似的大事没有管,并不等于面皮这样的小事也不应该管。以没管“大事”而指责该管的“小事”,这样的指责站不住脚;其二,物价局只是根据自己的调查,向社会公布面皮的成本,并没有强制干预价格,消费者完全可以根据公布的成本,来判断商家“宰人”的刀是否够狠,用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出反应,而商家也可以根据市场反应,来决定是否调整价格。如此通过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借助市场力量的方式来进行的“软调控”,远胜于日前兰州对牛肉面价格的简单干预;其三,物价局的调查、算法是公开的,是否科学严密,是否合情合理,公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他们提出,物价局也可以据此进行再调查,修正自己的公示内容。
在计划经济时期,物价放开的商品极少,大部分商品实行政府控制价格。但是在经济转轨之后,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已放开,物价部门工作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硬性审批逐渐过渡到监管服务。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针对物价上涨过快采取有力措施,既不能滥施干预,又要严肃查处价格垄断、价格欺诈等行为。在如何划清“滥施干预”与“查处对象”的界线并不很容易的情况下,我觉得应该允许他们尝试一些新的做法,给他们一些宽容。
但是,百姓宽容物价部门,并不等于物价部门对房价、医疗价格等难啃的骨头,可以长期放任不管。物价部门当前最需要做的,是能够掌控那些垄断经营、默契经营行业的动态成本,依法行使监管权力。而这几年,他们给百姓的一个最直观感觉就是,强势行业说什么是什么,对人家的“行业内幕”既不懂、也没有关心的热情,只是消极地按部就班“走程序”。我想,只要在这些方面物价部门和公众想到一起,百姓们是不会不通情理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