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卢氏县委土坯房中办公”的新闻一经上网,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赞语不断的同时,也有许多网民对此表示不太相信,“作秀吧?”、“我不信!!!”等质疑不绝于耳。此时,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向全省发出号召,要求全省学习卢氏县委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作风、执政为民的思想,从官方做出了肯定的回应。而作为外地媒体,《广州日报》也派出记者,通过实地采访,向公众肯定了“土坯房办公”真实的一面。
笔者仔细阅读了这篇报道,既没有被“土坯房办公”深深地感动,也没有强烈的质疑与不屑。如同“土坯房办公”静静地存在了几十年一样,我的心态也是异常平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以为主要缘于两点:
其一,“土坯房办公”体现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作风、执政为民的思想,但是在我看来,这更是缘于几十年沿袭下来的、有着很强地域性的农民式节俭传统,有了这样的巨大“存在”,无论是谁,到了这里都不能不循着传统往下走,就连曾在此任过县委书记、以腐败闻名全国的杜保乾也不敢奢侈。这样的淳朴传统,与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作风相吻合。提倡学习当然应该,但如果在政治上一味拔高,也未必实事求是。
其二,“土坯房办公”现象,也暴露出相对封闭的另一面。办公房只要安全,是不是土坯墙倒不要紧,但十几个人共用一台老式电脑,办公主要还依靠手写笔记,我觉得就有些过犹不及了。在处处讲效率的今天,这种现象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机关人员工作量并不大,不太需要借助于电脑、网络的力量;二是机关的总体运转效率并不高,服务水准不能令人满意。前者的可能性不会很大,因为行政是一个纵向系统,同为县级政府,本县与邻县的工作量相差不了太多;而后者的可能性则比较大,可如果为了省下了电脑钱、上网费而影响效率,节俭的意义显然要大打折扣或走向反面了。
无论是主观性很强的政治主动,还是传统意识的巨大裹胁,都不影响“土坯房办公”现象的积极意义——传统也是有好有坏的,向好传统学习同样也是必要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再积极、再先进的东西,也不可能没有一点消极的“副产品”,更不可能适宜所有地区。因此,学习卢氏县的朴素精神、为民情结,也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节俭要节俭到点子上。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品味“土坯房办公”现象的精神内涵,用最小的成本创出最大的业绩,而不是刻舟求剑式的照抄照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