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牙防组 成绩很虚问题很实

(2007-06-21 17:11:59)
标签:

牙防组

成绩

问题

机构怪胎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在不久前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牙防组的“罪状”被确定为违规收取认证收入,负责人违规领取补贴、财务管理混乱。而与媒体和公众痛批的声音不同,6月13日的研讨会上,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齐小秋说:“牙防组成绩是第一位的,问题是第二位的。”为牙防组“喊冤”,成了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声音。(《京华时报》6月19日报道)

    说实在话,那些确实为牙病防治工作做过具体工作的老专家,对牙防组怀有一定的依恋情结,觉得“成绩大于问题”,笔者持理解态度。但是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也这样说,我却觉得非常荒唐。

    请看:牙防组成立18年,成绩一,是倡导成立了每年9月20日的爱牙日;成绩二,是组织了两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我不否认这两项工作对推动我国牙病防治起到的正面作用,但是当初这两项工作的立项是如何被确立的?有没有少数人一厢情愿的成分?工作质量、工作目标有没有可以量化的考核标准?最终到底收到了多大成效?这怎么说都是一件难以说清的事情。反过来说,违规收取认证收入,负责人违规领取补贴、财务管理混乱,牙防组的这些“罪状”却是实打实地摆在人们面前。

    如果说,当初成立这样一个“四不像”的机构,确实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可以解释,但在随后牙防组的职能定位、运转模式、业绩指标等重要管理,特别是后期出现的从赞助到认证等违规行为的出现,作为主管部门的卫生部疾控局没能与时俱进地强化管理,无论如何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成绩大于问题”这样的话,具体工作的老专家可以说说,卫生部官员则不能说。有卫生部高级别官员认为:“设立它的时候,谁能想到它会搞认证呢?”但问题的关键是,在它此后搞了认证时,难道一定就应该没人管吗?

    牙防组带给人们的更大沉重在于,挂靠在国家部委机关、类似牙防组式的“怪胎机构”还有很多,其共同特点是:在不占编制,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却硬要“干事”;在不是法人机构,不具备独立行为人资格的情况下,却要拉大旗作虎皮,为谋取灰色利益留下空间;在工作职责相对虚化,工作目标难以量化的情况下,别看是在养闲人,却能罗列出一长串的“成绩清单”,出了问题也总能以“成绩大于问题”聊以自慰……

    一个牙防组的寿终正寝,并不意味着众多类似机构同样走到了尽头。因此,有关部门应该抓紧对此整顿。整顿的方向,是首先要明确下属的这些机构,到底是机关的内设机构,还是要独立进行社会活动。属于前者的,或并入机关,或撤消了之;属于后者的,应交给工商、民政等部门,按照法人机构的相关规定设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机构怪胎”而引发的成绩很虚、问题很实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