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周边封杀民办职介”太荒唐

(2007-04-16 23:29:38)
标签:

政府封杀

民办职介

    针对职介“歪公司”增多等情况,成都将重点清理整顿非法职介单位,并规定,政府机关和公益性就业服务机构方圆一公里范围内,不得有民办职介机构。(《天府早报》4月9日报道)

    对职介等中介服务进行整顿,是政府必要的公共服务之一。但是,规定“政府机关方圆一公里内不得有民办职介机构”,却让人觉得这样的整顿“公共”意味淡了许多,更像是政府的一项“面子工程”。

    在近年来的商业市场建设中,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某一行业出现一家龙头市场,在其周边马上冒出许多同类商品或延伸服务的各类商贩,逐渐形成“xx一条街”、“xx广场”之类的专业市场。这种“傍大船”式的做法,符合商业的“集群”规律。被傍者尽管有时不情愿,但是由于众多“傍家”并不违法,被傍者也没什么办法。而傍着政府机关开中介,傍着公益性就业服务机构开设民办小中介,其实都是上述“集群效应”的结果。这种方式的存在,本身不存在违法的问题。

    那么,在整顿职介“歪公司”中,提出“政府机关周边不得开办民办职介”,显然是将本来并不违法的“集群经营”也纳入整顿范围。这无疑是把整顿主体从“经营行为违法”,扩大到“经营场地限制”。其潜在诉求在于:傍着政府机关开办中介,你的生意是好了,可你们的乱搞,让政府怎么办?你走远一点,起码可以让我眼不见心不烦。天天在眼皮底下违法,管起来很难缠,不管又总在恶心人。把你们赶远一点,不仅整顿效果上立竿见影,更可以保全政府的脸面。

    其实仅从常识上就不难判断,违法职介大多来自民办小公司。但是是否把他们赶远了,他们就再不骗人了?对于这些民办中介,之所以目前还不能直接取缔,就是因为他们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起码也能弥补公益职介的某些服务缺口。违法行为的高发,只能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来解决,而不能只图管理省事,维护脸面而一赶了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