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 多讲点时尚的“送礼观”

(2007-02-20 21:41:03)
分类: 生活杂感类——文章列表
       新春佳节带给人们的,未必全是快乐,有时也会让人生出许多烦恼。其中之一,就是节日期间的“人情”太累人,而人情累人,又太多体现在礼品、礼金的巨大负担上。

       前些时,笔者偶然读到两篇趣味短文《美国人送礼,收礼人可事先“点菜”》、《法国人送礼比情调不比价值》,不仅令人大开眼界,而且对比中国人的送礼观,又平生许多感慨。

       美国人、法国人的送礼观念和做法,很多方面确实值得我们效仿:一是在送礼观念上,人家没有那么多的“利益载体”功能,而是一种很单纯的表情达意形式;二是从礼品本身来说,人家“重情调不重价值”,给人以更强的文化内涵与生活品位感;三是送礼者、收礼者没有那么多的客套,收礼者可以开出自己喜欢的礼品清单,送礼者可以照单采购,大家坦然,既少了浪费,也不为反复掂量礼品价值而伤脑筋,更没有礼尚往来的压力。总体来说,外国人的送礼具有实在、雅致、简单的特点,而中国人的送礼观,却基本与此相反。

       中国人在很多事情上,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送礼当然也不例外。就送礼观念来说,其一,中国人的送礼有着太多的功利性,很多时候送礼就是公关的代名词。这一类送礼,使礼品已没有太多的情谊色彩,而是赤裸裸地担起了“利益敲门砖”的角色;其二,中国人的虚礼太多,表面看来,送礼送的很重,似乎很重情义,但又有很浓重的“礼尚往来”意识,当收礼者收下重礼时,已经开始为送礼者期待的“回礼”承担起相当的压力。与西方国家的送礼相比,我们的送礼就显得比较虚伪、俗套、复杂,因而送的、收的都很累。

       过去,我们常常以文化背景与生活条件为由,认为中国人学不来西方人简单却不乏诚恳的待人之道。但是,在各国文化相互渗透已非常明显、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准已大幅提高的今天,这些显然已不成其理由。现在的时髦口号是“与国际接轨”,可是在送礼观念上,我们却迟迟形不成“与国际接轨”的时尚风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