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乙肝“首批临床治愈者”何以引起轰动

(2007-01-18 00:31:01)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日前联合通报:目前我国已有103位慢性乙肝患者通过免疫重建方式实现临床治愈。这意味着他们不再具有传染性,再也不需和别人分餐,是临床实践最接近治愈的状态,也是目前可以取得的最好疗效。(《法制晚报》1月13日报道)

       笔者注意到,这一消息在网上被转载之后,1个小时的跟帖量竟达400条左右,其新闻效应用“轰动”来形容,应该是不算过分的。笔者还注意到,跟帖者绝大多数都是乙肝患者,内容除了奔走相告式的喜悦,更多是还是真实性的质疑,以及渴望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的急迫心情。

       从一般意义上说,网友的心态及关注点,基于与自身利益的相关程度。中华医学会是个什么机构?如何证明他们与社会上泛滥的“包治”广告有着根本的不同?103例治愈,参加试疗的又有多少人?其医疗过程、效果的评定,到底应该经过怎样的检验才算科学?目前的成就,到底是推广意义上的,还是仅限于实验意义?就此事本身的意义、价值来说,其贡献不亚于“神六飞天”。而这么大的事,为什么只是通过一个联合通报发布了事?一则不到700字的短新闻,显然无法让读者们满足。

       深入地看,当我们仔细审视网友跟帖中那些灵动的文字,又不难发现,网友的心态及关注点,是对一个“问题社会”的准确折射。

       折射一,被乙肝歧视伤怕了。乙肝给人生带来的阴影、给家庭带来的痛苦本来够多了,而在求职、求学中又受到太多的歧视。有关专家早就指出,对乙肝的病因、传播途径认识的严重误区,才是当前社会上乙肝歧视现象的根源。被“乙肝歧视”伤怕了,才导致了患者对这则新闻的高度关注;

       折射二,被假医假药坑怕了。利用病人的“有病乱投医”心理,此前假医、假药肆意泛滥而无人约束,掏空了不少患者的腰包,有的甚至负债累累,但是病情依旧。被假医假药坑怕了的病人,又怎么敢轻易相信一则报道度来的“春风”?

       折射三,被巨额医药费吓怕了。人们从常识中也不难悟出,但凡新医新药,往往贵得惊人。关注了事情的真假,那些无法享受公费医疗或者医保报销率不高的患者,进一步想到的,必然会是经济的承受能力。

       乙肝歧视,假医假药,药价过高及医疗福利不公平。这三大“社会病”的存在,远比乙肝更可怕。这也是“乙肝首批临床治愈”引起轰动的根本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