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某位网友兼读者,在与我交流时,直言不讳地批评我,说我待人比较冷漠,在QQ中从来不主动向朋友打招呼,面对博客里的读者跟帖,不管什么内容从不回应,这和其他网友的热情互动形成很大反差,并建议我以热情、轻松的心境,写一些能够与朋友们互动的日记体文章。
说实话,昨晚听了这些话,我并没有过多在意。但是今天一整天,这些话始终没有淡出我的心绪。联系我几十年的人生轨迹,越想越觉得这些话对于我来讲,针对性确实太强了。
给自己的人性照镜子,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天命之年,我深知自己的大半生实在不算成功。过去,我怨这怨那,虽然知道自己有些弱点,但也常以无所谓的心态聊以自慰。唯独这“待人冷漠”,是从小我母亲就没少批评我的,到了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更有不少人或明或暗地向我提出过,可我始终认为,冷漠还是热情,不能仅从见面主动打个招呼、是否带着笑意之类表面的东西,而在于为人是否真诚等实质的内容。甚至常常在想,人们怎么都那么在意这些表面的虚礼呢?
这位朋友的批评,让我重新思考了一些问题。世界上最有价值、也最深奥的学问,就是如何做人。而在做人上,最难的就是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来认识自己,并通过这种认识,以一种最适当的方式与人沟通,求得最理想的沟通效果。说实话,过去没少有人说我“架子大”,不爱理人,可我从来没有服气过,因为我自己最清楚,我从骨子里根本不是这样的,很多和我交往时间较长的人都认可这一点。但是我留给人的初步印象,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冷漠”。原因在于,生活中任何美好的事物,都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来体现。你的真诚与热情,不仅需要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实打实”,也需要平常待人接物时的主动、微笑以及各种各样的感恩行为,因为别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可能完全和你一样。人要有亲和力,就不可能不学着改变自己。
人们都在追求事业、生活的成功,而成功的原因,虽然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但只有一点是必需的,那就是每个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待人决不“冷漠”、善于沟通的人。我之所以不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总喜欢以已度人,最终在孤家寡人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真的感谢这位朋友的批评,她让我感受了交流的乐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