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韩医”申遗看“共存文化”

(2006-10-11 23:45:09)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对此,我国民俗专家、中国民协副主席白庚胜建议,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应优先边疆和共存文化。(《广州日报》10月6日报道)

       作为国家级的申报,“优先申报边疆和共存文化”的观点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就此事来说,最关键的一点,恐怕还是“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上。而如果真是一项正式申报,人家的申报理由又决非一个“改”字那么简单。

       从中医药本身看,产品、疗效的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控制方法和手段落后,在药品临床前安全性研究和临床研究上,也很难拿出规范化的数据加以佐证。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必先达到衡量标准的现代化。千百年来,中医药似乎什么病都治,但单一手段、单一味药又什么病都治不了。中医大夫2000多年来一直欲建立中医的一整套方法和理论。但至今仍然受到“中医疗效没有过硬证据”的致命制约。

       无可否认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对相邻国家的幅射力。但是,中医药虽然来源于中国,如今却以“汉方药厂”形式回归故里的事,同样屡见不鲜。据媒体报道,仅在日本,目前就有汉方药厂200多家,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近年来,日韩等国运用现代科技与理念,对中药进行的深度开发,都做成了大产业。

       不难想象,中医药的标准控制、深度开发等问题,如果在中国数千年都无法解决,却在邻国得到了解决,人家以“韩医”或其它“x医”的名称申报世遗,我们能够阻挡吗?我们又能怨得了谁呢?尽管我们可以说“韩医”脱胎于中医,但经过了人家的改造与培育,我们还能说那是纯粹的中医吗?

       笔者以为,对所谓“共存文化”应该辩证地看。如果两地都过春节,而且名称、文化内涵也基本一致,历史渊源又确实来自中国,可以认定我们是“原版”而优先申请世遗;而对中医药这样有着很大“再创造”空间的文化,就应该仔细分析历史和现状,看看共存国家已在继承与发展上各占了多大的权重。只要有所发展,以“韩医”或其它“x医”的名称申报世遗,我们就不必太过敏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