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淮晨报》报道,2日下午,安徽省明光市一家民间马戏团的狮子表演时受惊蹿入观众席,造成1名孕妇流产,两名观众受伤,200余名群众受到惊吓。当地公安部门多次诱捕无效后,3日凌晨将狮子击毙。
这头被击毙的狮子大概不会想到,就在自己遭难的第二天,就是世界动物日——1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圣·弗朗西斯在阿西西岛上的森林里和动物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关系,他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本该是人类为动物们准备过节、让动物兴奋的日子,这头表演的狮子却“长途运输而来,每天只吃一顿食,饥饿困顿,烦躁不安”,再加上表演现场种种不讲“兽道”的环境,最终酿成了这场悲剧。其实,人类为了经济利益,透支动物体力的现象非常普遍。前几年春节时,笔者就曾看到在公园人工湖上,有人以“狗拉冰撬”吸引孩子们乘坐赚钱。那些辛苦的狗,爪子上没有任何防护,时间长了,冰面的寒冷让它们都不敢站立,主人却用棍子狠命地打,惨叫声让人不忍听下去,有的家长甚至拉着孩子远离冰撬而去。
谁也无法否认,那些宠物动物、娱乐动物、实验动物、工作动物,由于与人类的接触更加紧密,对人类的贡献也更大,把他们从“物”的层面适当提升,立法对他们予以保护,让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既是对社会资源的珍惜,也是社会文明的需要。
但是,我国仅在1988年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了野生动物的法律地位。这部法律的主旨是“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还是把野生动物和人放在了从属关系上。而目前我国的工作动物、经济动物、实验动物、娱乐动物的福利保障问题,甚至还没有相应的法律予以规范。
1名孕妇流产,两名观众受伤,200余名群众受到惊吓……表面看来,这是狮子给观众带来的灾难。可这头狮子经历了怎样的肉体及精神折磨,它的苦痛谁能知道?狮子的主人因此而“大祸临头”,是否又在证明着某种因果规律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