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成人接受网络婚恋说明了什么

(2006-08-07 01:52:51)
分类: 生活杂感类——文章列表
        最新公布的中国第一份网络婚恋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人接受通过网络完成恋爱婚姻的过程,其中三成人愿意亲自尝试网络婚恋。(新华网8月1日报道)

        调查在北京、广州、上海三地进行,应该说有比较强的都市代表性。10万份网上网下调查问卷,也有着相对客观的说服力。这样的调查结果,在一个视网恋如洪水猛兽的社会主流环境下,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是仔细分析调查选项,结合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所感所知,我们又不难发现,这个调查结论,其实是公众真实情绪与本来意愿的充分表露,是冲破“网友不可信”、“网上无真情”等绝对化认识盲区后的理性回归。

        如果深入地看,在一些也许枯燥数据的背后,调查结论的潜在意义更有价值——人们对互联网的利用领域,正在由单纯物质工具,向物质工具与情感交流工具并重拓展。对互联网的物质工具性,人们普遍接受,更无可厚非。而作为情感的沟通工具,由于其虚拟化特征,却容易给一些蓄意造假、不负责任者提供了便利。更有不少上过当的人,把网上欺骗的负面效应成倍放大,形成谈“网”色变。但是另一方面,一个更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和现实世界一样,虚拟世界也是由人组成的,说白了也是人的世界。而只要是人的世界,就永远是一个好人、坏人、不好不坏之人共存的世界。现实中的甄别判断,尽管更直观,但是综合成本往往更高。网上世界虽然不可能把人一眼看透,却可以为人们提供无穷之大的选择空间,选择成本更低。更何况,真正严肃地品读对方、谈婚论嫁,谁也不可能只凭网上交往,“主戏”肯定是要在网聊一段时间之后的网下来唱的。

        以“工具”的心态来看待互联网,以去伪存真的理性方式,来解决感性的婚恋问题,这既是一种观念的进步,也对当代人驾驭“虚”、“实”两个世界的智慧提出了挑战。那些对网上婚恋持绝对化观念的人,应该从这项调查中悟出一些规律性深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