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盐山县城网电力改造审计中,沧州市审计局委派的审计组连续接受电力部门招待,审计组一名成员猝死在酒店门前。第二天,审计组其他成员和电力局领导踏上了去扬州游玩的旅程。此事在当地影响很坏,然而直到目前,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中国青年报》7月29日报道)
接受审计对象的招待,而且居然喝酒喝死了人。死了人之后,招待者、被招待者居然一起踏上了远在扬州的旅游之路……不用说别的,国家审计署《关于加强审计纪律的规定》的“八不准”就明确规定,审计人员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安排的就餐和宴请;不准参加被审计单位安排的旅游、娱乐、联欢等活动。此事的是非界线,难道还有什么不清晰吗?
人在生活、事业中,总免不了发生一些意外。猝死之类的事,谁也不敢说会落到谁头上。但是,与普通百姓不同,有一定职业身份的人,死在哪里却是大有说法的。以最低要求说,起码不能死在党纪国法禁止的场合吧?比如前些年,有安徽某官员死在妓女的床上,云南某官员死在卡拉OK厅,还有发生过多起官员死在酒桌上……死在这样的地方,死者说不上死得其所,死因的制造者就没有一种“灰溜溜”感觉吗?
再深入地看,其实这位审计员因喝酒而猝死,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审计组裹胁的结果。死前一天的晚上,本已喝多了,对次日的酒宴已很厌倦,又赶上孩子发烧,想请假又怕领导不高兴,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就事论事,谁能说这位审计员不可怜、不值得同情呢?按照“身先士卒”的要求说,真正应该喝死的,我想不该是这样的小人物。
“审计员猝死酒店”事件,暴露了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在执法时猫鼠相随的猥琐丑态,酒囊饭袋的超低素质。“猝死酒店”的审计员算不算因公殉职?怕是还要在公众的唾骂中让他们颇费躇踌。“审计员猝死酒店”事件,更暴露了这一地区的久积成习的腐朽之风。更可怕的是,沧州市审计局某领导,甚至还在反问记者:“在这件事中,谁有责任?”按照他的逻辑,责任只能是死者自己的。这样的回答,公众会答应吗?这样的态度,上级党政部门难道真的想一推二拖、不了了之吗?
猝死的审计员被什么力量所裹胁,正视这样的问题,并拿出相应的举措,远比就事论事更紧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