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镇怎么成了“亚洲最繁忙基站”

(2006-07-05 01:22:45)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发源于福建省安溪县的虚假信息诈骗,近年出现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高压严打态势,但犯罪诈骗手法不断翻新,治理工作陷入了“屡打屡犯、禁而不止”的怪圈。在短信诈骗活动最猖狂的时候,该县境内一天发出的手机短信达上百万条,设在魁斗镇的移动电话通信基站,一度成为“亚洲最繁忙的基站”。(《新华每日电讯》7月1日报道)

        如今,违法诈骗短信岂止是“屡打不绝”?几乎是“屡打不少”。根本原因在于,短信欺诈涉及全国各地的邮政、电信、银行、媒体等多个部门,只要有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某一部门不配合,打击的效果就会聊胜于无。但是现在的执法,案发地政府即使执法再积极,也远没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将治理违法短信的相关资源整合到一起,违法短信因此可钻的空子实在太多。在这场搏弈中,前者躲在暗处,处处主动;而后者身在明处,招招被动……。

        违法短信的发送成本太低,风险太小。通讯产品的开发,往往只从经济角度考虑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却不从社会安全的角度,来考虑信息过滤、发送限制等技术的研发。这种只卖“方便”,不卖“解药”的做法,显然是一种社会监管的缺位;

        法规的不完善或实施环境的不如人意,导致治理活动进退失当,投鼠忌器。购买手机卡实名注册,这是法规早有规定的,但是商家为了促销,很少真正实施,为追查违法短信的源头制造了很大困难。此外,群发短信应该设置怎样的“门槛”,执法部门应该如何监控等问题,都还没有真正的明文规定,治理违法短信与保障合法通讯之间,始终存在着尺度难以把握等问题。区区小镇成了“亚洲最繁忙基站”,还有比这更生动的举报吗?但是,原报道中发出的“管住群发”诘问,事实上如果没有法规的支持,执行中可能不容易做到。

        取得好的治理成效,并不仅在于决心有多大,更在于能够认清违法短信的存在基础,具有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推出针对性更强的法规和细化执行方案,把治理工作做“实”。否则,违法短信只会越打越多,治理效果也会越来越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