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笔者在方庄看到一辆警车悄然停在一只小白狗旁边,下来的警察不顾小狗的主人百般哀求,还是将小狗装上了车内的一个笼子里带走了。看到这一幕,我觉得在目前的北京,养狗还真是个尴尬的话题——既不能不加控制地放任,又确实养的人多、涉及面广,矛盾太尖锐、太难以协调。
有人说政府收钱太多,给狗“上户口”上不起,可又太爱养狗,所以只能“黑”着养。我就听见有人毫不忌讳地挖苦:政府指望这笔钱发财呢?具体怎么收才合适,我因为不喜欢这个,没有发言权,但狗越来越多也是实情,一些养狗户自觉或不自觉地讨人嫌也确实存在。总量上控制一下,无论如何也是应该的。
我赞同有些养狗户“养狗是一种身份象征”的观点。我也一向认为,都市养狗就是一种高消费,交不起费用还是别养。看到欧美国家的人牵着小狗招摇过市,真像是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而同样的行为到了我们这个社会,却总有一种“刹风景”的感觉。就像是前些年很风行的打台球,在别国本是一种很绅士、很高雅的运动,而到了我们这儿,却是胡同口支个台子,光着脊梁趿个拖鞋,拿根球杆乱捅一气——怎么看怎么别扭。
我总觉得,在养狗这个问题上,要养就养得绅士一点,高贵一点,要不就干脆别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