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BA:机会不等于成功

(2005-12-30 01:40:32)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我的一位同事,本来雄心勃勃地想报考MBA,可他最近在读到各种媒体对我国MBA的各种“产销”分析后,决心被大大地动摇了。可以预料的是,如我这位同事般知难而退者会有人在,但相对于庞大的报考大军,退出者毕竟还是少数。

        在我们这个社会,大凡新生事物都有这样一个规律:抢在前面的人不仅总是先得利,而且风险成本小,成功机会大。在中国兴起不过几年的MBA当然也如是。早些年的“成功者”成了最有号召力的样板,成功的诱惑又常常使人们不顾一切地往同一条路上挤。于是,因供求关系的失衡,使好生源、好教师、好教材、好案例越来越捉襟见肘,好端端的MBA被做得由“滥”而“烂”。MBA与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培养的目标是现代化的管理人才,而管理人才与其他人才的最大不同又在于,他的很多基本素质根本不是在课本中、在课堂上学出来的。应该承认,人的一些先天禀性对能否成为管理人才常常有着决定性作用。而那些抢着报名学习MBA的,又有几个真正分析了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搞管理?如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底是为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职业经理人,还是只为了追逐一纸罩着光环的文凭、为了改善待遇而多抢一块更有份量的敲门砖呢?

        不错,就目前来说,MBA的需求远大于供给,但人才市场不同于青菜市场,人才市场是“萝卜快了也要洗泥”,即使当时不“洗”,要不了多长时间也要“洗”。拿下了MBA,充其量只是得到了比别人更多一些的机会,但是机会不等于成功。把握住机会靠的是实力、靠的是职业经理人硬碰硬的管理能力,靠的是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的企业现状相结合的创新能力。那些只知读死书的“书呆子”型、那些视野狭窄的“个体户”型,我觉得在这个领域是不会有什么希望的。

        巨大的精力,不菲的学费,对于办学者当然是求之不得的“铁杆庄稼”,而对于MBA学子来说无疑是一场豪赌。但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MBA还是要继续办下去的。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赞同一些有识之士的观点:有总比没有强。而当前面对MBA教育中存在各种问题与现象,相关各方都有必要理智反思:报名学习者是否应该来一番自我剖析——我是不是当职业经理人的料?上了MBA我就一定能拿上令人羡慕的高薪吗?我的投入与风险相抵后,还有多大的“剩余价值”?学校应该反思——我是否具备开办MBA的条件?我的教材是否适合中国学生使用?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足够的案例可供剖析?我办班的立足点除了赚钱,还有没有对国家建设事业负责、对学生巨大投入负责的良知?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反思——对类似MBA教育的管理是否有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类似于“国外高水平的MBA教育不被国家承认,而国家承认的MBA教育又普遍水平不高”的现象,又该如何认识与处理才能真正推动此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呢?(2001-9-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