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软件蓝领”:等待新观念的追捧

(2005-12-30 01:35:21)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蓝领”是出大力流大汗的工人;“白领”是企业管理者或写字楼里的办公一族。可是在当下,这一定义已不准确。在软件开发这一公认的“白领”阶层,国外早已活跃着大批从事简单程序编写工作的“软件蓝领”。

        从有关报道中笔者了解到,同为“软件蓝领”,国外与国内的认识理念也有不同。国外比较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先进东西,在我们这里却要么得不到认可,要么认可了做起来也会走样,总之是怎么也先进不起来。

        国外“软件蓝领”的前提是规模化生产,流水线式作业,与此相对应的是,客户也以“大单”为主。国外的软件企业以此类模式者居多,成本低、效率高是其显著特点。而我们对“软件蓝领”低看一眼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企业的运作模式与国外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人骨子里“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观念,使我们的软件企业总也做不大,企业规模决定了它的生产方式只能是“师傅带徒弟”式的小作坊,而这样的企业当然也没必要分什么白领蓝领了,大家的“领子”都一个颜色。

        此外,中国人信誉度差、互不信任的现实,又使企业与客户之间更习惯于一对一式的项目负责制,这对员工的要求也就必然是“既精通技术,又了解市场;既拿得出产品,又能提供各种服务”的综合性人才。而只会从事简单程序编写的“软件蓝领”,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显然不可能走俏。而从“不可能走俏”的成因来观照,这真该是中国软件业乃至中国企业界一个不大不小的悲哀。

        悲哀如果仅来自生产领域倒也罢了,可“软件蓝领”的上家——IT培训机构,却在一方面使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们坐在了简单程序开发岗位上“大材小用”,另一方面又在为前景未必乐观的“软件蓝领”做着培训规划。又一轮社会资源的浪费怕是很难避免,让人觉得中国的经济发展链条总有那么几环不是松扣就是断裂,总也没有严丝合缝的时候。

        软件蓝领,一样的概念,不一样的环境与命运,折射了我们的市场理念。(2001-11-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