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夫山泉”与各纯净水生产厂家没发生“内讧”的时候,笔者还真没产生过“该喝什么水”的想法,如今倒真该认真想想这个问题了。
我并不是关心天然水、纯净水本身的孰优孰劣,说实话我对这些一点都不关心,我一向只喝白开水,连喝茶都不多;也不是我对这场争执谁输谁赢感兴趣,他们全赢或全输于我来说都无法改变什么。就这场“水官司”来说,厂家们互相诋毁又谁也拿不出什么更服人的东西;声言联合告状的却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就现在的趋势看,这场“戏”很有可能又会不了了之。
真正值得让人想想的倒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如何表态,我们的学者专家声音何在。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只喝白开水,对类似天然水、纯净水的争执充耳不闻。但是从宏观意义上讲,这一次不是个别厂家之间的争斗,而是两类水之间的拼杀。全国有多少家纯净水厂?如果因此而倒闭一大批企业,其损失也是相当惊人的,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总归不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直到如今,我们没有看到和听到政府主管部门对此有何作为。与政府部门的态度密切相关的是专家的态度。这场“水官司”,专家的意见可以说至关重要,但专家们对此三缄其口。其实谁的心里都明白,从科学角度实事求是地写也报告,肯定会得罪一些厂家,而有关政府部门“不参与,不过问”的态度又必然会让他们有“没人给做主”的感觉。
其实,老百姓谁也不傻,企业的“宣传策划”搞的再有声有色,你的促销再花样翻新,也不会有多少人真正把饮用××水作为时尚来追求。在这个问题上,我更同意一位水处理专家的说法:“纯净水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用以维持人体需要的代用品,如宇航员用的循环水、边防哨卡无淡水可用的军人、潜艇人员用水等,它无法、也不应取代我们日常所用的自来水。而如何将自来水水质优化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我们都清楚,如今的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的职能已经大大弱化,行业管理更是有名无实。但是组织专家把各种水的元素结构、对人体的利害得失各有哪些,实事求是地发布出来,让消费者自己进行选择,总还是能够做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算是一种间接的宏观调控),总比现在这样装聋作哑强的多吧。(2000-7-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