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梅文学作品学术研讨会

(2009-12-17 00:35:18)
标签:

民族文学

叶梅

中央民族大学

作家出版社

分类: 当代文学观察

叶梅文学作品学术研讨会


    现任《民族文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的叶梅是一位从湖北恩施走出来的土家族女作家,自1973年从事文艺创作至今,已创作小说、散文、影视剧本等作品300余万字。在12月15日中央民族大学召开的叶梅文学作品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不仅肯定了叶梅的创作成就,同时从更深层次对其作品包蕴的社会历史内涵给予了高度关注。

  大家在研讨中认为,叶梅对故乡土地上的土家族父老乡亲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其创作深深地植根于土家族现实生活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作品中既有近距离地描摹土家人的现实生活、时代变迁和思想情感起伏,也有远距离、多角度地书写土家人的远古时代、土司时代、改土归流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历史生活,大量地切入对土家人的生存背景、生活方式、历史传承、英雄故事、民族心理与民族风俗的描写,立体地展示出土家人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性格特质。

  与会者特别谈到,作为一个充满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作家,叶梅关注现实,敏锐把握住时代发展脉搏,将探索的目光深入历史与现实的深处,深刻表现时代变革面前人的生活变化和精神追求。女性作家的身份更使其作品充满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叙事特征,着重从女性的立场和视角出发,侧重从情爱、家庭、婚姻中书写人生,思考民族文化传统及女性的生存处境和命运遭际等重大命题。不少与会者还借用叶梅作品《妹娃要过河》篇名,以“妹娃如何过得河”、“妹娃过河后还会怎样”等发问,深入探讨其作品包蕴的社会历史意义。大家说,现在全世界都在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民族间的同质化倾向不可避免,由此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比以前显得更为突出。要保持和传承各自的民族文化特点,世界由此才会色彩斑斓。在现代化进程当中,会经历很多阵痛,同时也伴随着希望。历史总是要往前走的,作家要永远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以自己作品中的精神力量引领民族穿越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作家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代言人,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应该通过文字记录下民族心灵世界中最美好的东西,在作品中表现自己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欢乐、痛苦甚至是困惑和犹疑。由此观照叶梅的写作,就像鲁迅当年论及蹇先艾、裴文中等乡土作家写作那样,有了现代都市经验,浸濡了城市的文明,再进一步照亮了自己的土家乡村生活记忆,这就把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趋向结合起来,以无间之大爱情怀,把真善美作为基本的文学信仰,通过自己作品中的诗意温暖和抚慰人心,引导现实的“妹娃”们满怀豪情更好地渡过时代之河。

  听了与会者对自己作品的评析,叶梅表示她有了这样一个感觉:仿佛“叶梅”不再只是自己,而变成了一个符号、变成了一个“妹娃”,不停地在不同作品中穿梭游移。叶梅说,自己要在今后的创作中坚守民族的文化,寻找美好舒展的人性,同时还要在所从事的工作中继续为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多民族文学繁荣做更多的事情。

  本次研讨会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主办,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作家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协办。吉狄马加、杨承志、陈理、文日焕、官布扎布、张水舟、杨盛龙、梁庭望、何西来、何镇邦、崔道怡、周明、白崇人、张守仁、阎晶明、牛玉秋、李荣胜、王干、陈福民、李建军、施战军、吴义勤、孟繁华、汤晓青、关纪新、斯钦孟和、李霄明、吴道毅、徐庆全、高叶梅、石一宁、王山、兴安、赵志忠等领导和专家学者与会。(引自《文艺报》2009年12月17日,记者胡军)

    以上图片是我在研讨会上发言,由评论家陈福民拍摄。以下照片由我拍摄。

 

叶梅文学作品学术研讨会

 

 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向叶梅献花。

 

叶梅文学作品学术研讨会

 

叶梅将花转献给原《人民文学》副主编崔道怡、评论家何西来、原《十月》杂志副主编张守仁等文学前辈们。

 

叶梅文学作品学术研讨会

《长篇小说选刊》主编高叶梅与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主任龙东。

 

叶梅文学作品学术研讨会

                                      该照片蒙古族女诗人、翻译家哈森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