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白
国人万众瞩目并期待的奥运男子110米栏预赛,我们的刘翔在跨越第一个栏的时候摔倒,无缘半决赛。四年前在“鸟巢”里的黯然一幕,在“伦敦碗”里悲剧性地重演。国人在震惊之余,对刘翔夹杂了不少诛心之论。巧合,这一切只是巧合吧。历史总有惊人相似的一面,不知道哪个英明的伟人,早就把话说在头里了。有细心的人士还发现,刘翔此次的运动衣号码,居然与北京奥运时的“1356”一模一样,这还不是巧得不能再巧的巧合吗?
应该理解刘翔。从他还没到伦敦开始,我们就从各种媒体中不断听到他的伤势如何的消息。本来嘛,职业运动员哪个没有伤病的?但我们的媒体不断突出这一点,显然是在给全国人民打预防针,只是不少人把“预防针”当成了“烟幕弹”。我不是事后诸葛亮,这一针在我身上,药效真的发生了作用。虽然我也不怀疑,昔日的中国飞人已经回到了巅峰,这从一系列赛事中不难印证。挑近前的说,6月份,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中,刘翔追平了世界纪录,只可惜超了风速;7月下旬,离伦敦奥运不到半个月,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伦敦站中,刘翔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晋级决赛,虽然他随后宣布“因伤退赛”,放弃一个唾手可得的冠军为自己当天的29岁生日献礼,但人们无不认为此举正是为了伦敦奥运积蓄能量。就像稍有点年纪的人都熟知的老电影《南征北战》,都熟知的那句涉及我军战略的经典台词:“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怕打烂家里的‘坛坛罐罐’。”在极度期望的基础上,刘翔在预赛中居然摔倒,不可能不令国人极度失望,但我们仍然应该相信,刘翔两次奥运赛场上爆发的伤病只是巧合。
有人说刘翔在上演一出悲情戏。不要这么不厚道,也不要就纯粹个人因素导致的赛果,来随便定义哪个运动员是“悲情英雄”。比如说,王皓连续三届奥运都只拿到了银牌,埃蒙斯连续三届奥运的“最后一枪”都悲催得离奇,悲情吗?我觉得不悲情,综合的竞技素质大约达成的就是这种赛果,但“连续”三次都“何其相似乃尔”,却只能说是巧合。因此,即使王皓再来个“四连亚”、埃蒙斯“事不过四”,我也仍然这么认为,冲不出“心结”的羁绊,实力如此,何悲之有?只有像吊环的陈一冰、高低杠的何可欣、中国女子场地自行车团体竞速赛,因为裁判的人为因素,导致“用金牌的动作拿了银牌”(BBC评价陈一冰用语),以及同样是因为裁判的人为因素,导致羽毛球的汪鑫受伤,才可以用悲情说事。
我赞成一种说法,也许,刘翔将从此失去了君临天下的霸气和无以伦比的商业号召力,但绝不应该成为谩骂的对象。不过,也不要对一场没有完成的比赛极尽褒扬之能事,什么像一个战士(央视解说员语)、什么站在起跑线上就是一种超越(白岩松语)之类。没跑成就是没跑成,平心静气、平铺直叙可也,总不能没打仗的战士比打了的还要伟大,像我们这些搞文字的总不能提起笔来才写几个字就打住了还挺荣光。我这样说,是因为虽然我嘴上老是在叨咕一切只是巧合,还是衷心希望刘翔心中真的没有那个解不开奥运压力的心结,真的没有那道跨不过去的心灵“栏架”。
2012年8月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