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醉驾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

(2009-08-18 21:28:48)
标签:

违法行为

安全高度

迷宫

外衣

武松

杂谈

分类: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醉驾酿就的恶性交通事故,一段时间以来此起彼伏。8月14日,公安部做出统一部署,要求各地公安机关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对酒后驾驶展开严厉查处,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6个月等等。人民日报记者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8月15至16日这两天时间里,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查处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3167起,醉酒驾驶交通违法行为435起。


    把这些数字分摊到全国那么多省市区县,也许并不算多,但是本不该发生的由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无论大小,其血淋淋的惨状都无不触目惊心。醉驾者不仅给他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灾难,也给自己及亲人带来无穷的痛苦。醉驾行为千夫所指。严厉查处醉驾者,杜绝潜在的隐患,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及时,许多人想必还要说:早该出手!现在,各地都在为打击醉驾而努力,有的地方甚至挂出了“酒后驾车者,医院给你开好了房间”等带有恫吓意味的标语。方式方法不同,目标一致:坚决扼杀“马路杀手”。理论上看,这也该是各级地方政府的应尽职责。既然我们允许这些带着轮子的钢铁产物上路行驶,就必须同时解决醉驾这种能够剥夺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严重问题。


    公安部整治醉驾专项行动将持续两个月,两个月后怎么办?必欲治本,不妨借鉴禁烟的做法,淡化我们对所谓酒文化的单纯的、片面的津津乐道。禁烟的一个成功做法,就是让它们在公共场所自动消失,当然,现在它们披上新的外衣以各种或显或隐的姿态重现江湖是另外一回事。与醉驾对应的,实际上是一种醉化了的社会。也就是说,醉驾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对应的正是举国上下把推杯换盏、觥筹交错视为交流、沟通乃至拉关系“办事”的严峻社会现实。在官方应酬中,因为醉倒而从此长眠不醒的官员,还算是偶然事件吗?《环球时报》日前发表一篇文章,汇集了世界各国对“中国酒桌社交”的负面报道。他们测算出,中国人一年“喝掉”300亿公斤粮食,用在公款吃喝的费用每年高达5000亿元人民币。他们还惊讶地发现,“关系”在咱们这里是一个迷宫般的网络,外人很难窥得其中的奥秘,维护这个迷宫需要昂贵的成本,而酒正是其中的一项。当然,他们的所谓发现,在我们都是习见了的现实。倘若我们不认为他们属于“恶意攻击”,多少也不难发现的确戳中了咱们的软肋。


    所谓借鉴禁烟的做法,就是我们对酒不要再是一味地颂扬。在香烟盒上,“吸烟有害健康”之类的警示语早就印上去了,酒标上也可以印上类似的内容。客观上,酒的功效从来都一正一反。景阳岗上的武松凭借酒力可以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但在孔家庄,醉了的武松拿着刀也被黄狗追得狼狈不堪,至于跌倒在水里爬不起来,被武艺不堪一提的孔氏兄弟捉走。如果我们一味突出酒的“正”的一面,显然就是被它身上披着的那件“文化”外衣挡住了双眼,就会浑然漠视它的“反”的一面。央视的广告标王居然有一段时期也是酒,这样大张旗鼓的“崇拜”情形希望今后不会再现。假如我们真要禁酒的话,从各级公务员入手,非常现实,又非常具有可操作性。让我们这个已然醉了的社会逐渐清醒过来,醉驾等许多问题或许自然得到遏制。


    公安部负责人说,此次全国性集中整治后,严厉打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仍将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实现常态化。这是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这件事,必须从这个高度看问题。对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拍掌赞成!

   2009年8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