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白
为了帮助7名日本乘客赶上飞机,火车破例在靠近机场的车站停了1分钟。此事经媒体报道之后,在国人中引起了极大关注。所谓关注,其实就是赞弹的意见不一。双方的出发点都很宏大,赞者以为咱们是礼仪之邦,应该的;弹者以为铁路部门也应为全车乘客多停留1分钟的损失负责。即使是赞,对此则新闻也不足为喜。因为是咱们理亏,咱们的火车晚点在先,人家着急的时候已晚点了1小时05分,还不知要晚多少。那7位先赶火车再赶飞机的客人,遵循的可能是在家乡时的习惯,凡事都掐着钟点而不会误事。因此,在这件事上,我觉得无论如何咱们停车都停得对;否则,如果人家真没赶上飞机,保不准要起诉咱们铁道部门。
这么件本来可以促进中日关系的好事,却遭到了网友的质疑;而网友的质疑,却又不能说没有道理。网友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点:一个是假设,也就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乘客身上会怎么样,临时停车吗?再一个是质疑,就是“杉本洋江”致铁道部的感谢信,觉得滑稽。对头一个问题,接近九成的网友认为不会停,我也认为不会。当然,我们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判断问题,未必正确。比如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坐火车或是飞机晚点了,用广播播几遍,已经算是尊重你了,当正点一样一声不吭,你也没办法,自己打听去。我在上个月坐了某趟“夕发朝至”的火车,晚了一个多钟头;恰巧朋友头一天动身,坐的是同一列车,也是晚那么多,则这种晚点该就算正点。所以,我们中国人除了赶去开那些貌似重要实际上无关紧要的会,坐飞机火车什么的都不敢不预留相当充裕的“提前量”。如果我们同样碰到这种事情,提困难时再碰上个脾气差点儿的,大抵还会被噎一句:你早干嘛去了!
对第二个问题,笔者也十分狐疑。从这封汉字写就的“感谢信”本身看,“杉本洋江”不仅是中国通,而且是绝对谙熟中国国情的日本人。相声界的大山,中国话说得够好了,听起来仍然别扭,这封“感谢信”绝对汉汁汉味儿。请看,“这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做不到的。列车在周水子车站临时为我们停车一分钟(本不应停)安排我们提前下车,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在中国铁路史上闻所未闻。在世界史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做不到的……”这种句子,这种语气,这种对中国铁路史的了解程度,如果事先不讲是日本人写的,谁都会认为出自中国人。铁路部门何妨展示一下原件?或者媒体干脆发掘一下“感谢信”出台的幕后?
中国铁路动辄饱受诟病,做件好事也要受到质疑,日子过得真不容易。不过,毕竟是日本人,“闻所未闻”之类的话说得太绝对了。儿时看过一本小人书叫做《生命线》,记得讲的是一个儿童被玉米粒卡住了喉咙,要紧急送往北京治疗,京广线上的铁路工作者如何紧急调度列车,如何让其他列车让道,终于保住了孩子的生命。只可惜那种美谈成了历史。然“铁老大”混成今天这副模样,又该怪谁呢?
2008年10月2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