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自无邪思,不求静未尝不静也 |
新世纪伊始,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一股申报世界遗产的热潮正席卷全国各地。我们广东也不例外。除了开平碉楼正在“冲刺”,南越国遗址系列、深圳龙岗民居、梅州客家围屋等都在跃跃欲试。日前更有报道说,粤剧、粤菜和广东音乐也在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毫无疑问,申报世界遗产能够使我们从世界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使遗产保护有一个生动而具体的标准和前所未有的激励。一旦成为世界遗产,其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促进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特别是当遗产价值被充分认识、知名度提高后,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事业必然得到极大实惠。正因为成为世界遗产的意义是无限的,一些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在环境保护系列。但是如我们目前这种动辄声称申报的做法怕也值得商榷。
我们知道,世界遗产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罕见的且目前无法替代的财产,其价值具有真实性和惟一性,即必须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是人类公认的最优秀的物质遗存。倘若稍具地方色彩的文化事项就要申报世界遗产,以我们煌煌五千年文明而言,委实不难拿个世界之最,可惜这只能是一厢情愿。比方粤菜,不过是八大菜系的一种;粤剧,不过是众多地方戏曲中的一种。要讲特色,其他的剧种、菜系哪个没有?如果没有,又如何能历经大浪淘沙而生存到今天?全国每年的考古发现多如牛毛,年度评选的“十大”无不辉煌耀眼,都要申报,可能吗?
前两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项目专家景峰先生指出,申报世界遗产要求越来越严,有20个项目以上的有4个国家,我国也在其中;为了使世界遗产更具代表性和平衡性,要求这4个国家少报或暂停申报。景峰并呼吁,国内申报过热,要降温。这个呼吁值得引起重视。世界遗产要求的不仅仅是少数决策者对文化遗产的重视,而且要求每一个和遗产发生关系的个人和单位都具有良好的环境观、审美观、大局观、历史文化和科学修养以及优良的文明举止。因此,我们不必动辄声称申报,那不是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