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
9月13日,广州市荔湾区又添了一个“智能公厕”。我承认,对智能公厕有许多说不完的好处,而且代表了今后公厕的发展方向;但按百姓的直观理解,就是上厕所的时候可以看电视、听音响,享受“星级待遇”。前几年,天河区也有几个星级公厕,叹空调、看电视之外,据说还能洗衣、理发、托婴、休息,现在不知怎么样了。然而我觉得,星级公厕的好处
|
国人做事素来喜欢发狠,干就得干惹眼的事,上不了新闻的等于没干。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国人尤其看重“之最”。拎个拖把在操场上划拉出字来,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字,水平高低不管那么多,关键是用了那么大面积的纸、那么多斤的墨汁要吓人一跳。有意思的是,还专门有机构为种种“之最”加冕。上海有个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迄今认定的国人创造的世界“之最”已有1400多个;但是很可惜,正牌的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01年版)关于咱们中国的相关纪录却只有48项。原来此“基”非彼“吉”,并非译音的问题,属于“错误地暗示”。(见9月17日《北京青年报》)这消息真有点石破天惊,不知道是愚弄了“之最”的爱好者,还是愚弄了喜欢“之最”的国人。
这一扯似乎远了点儿,其实不然。在对待公厕的态度上,不免有“之最”之嫌。建什么样的公厕,理应从实际出发,而当前公厕面临的突出问题却是数量上的不足。换言之,是人们上街感到如厕的不便,而非如厕时的感觉不好。因此有关部门对待公厕的态度,还是应该中庸一点,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当务之急是还公厕本来的面目,与人方便、干净卫生在目前也就足够了。等到把人们“方便”难的问题解决了,再提升档次不迟。一座智能公厕要耗资百万,这笔钱能够建设多少普通的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