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版“两房”打的是什么主意?

(2014-11-10 09:11:55)
标签:

股票

房产

mbs

肖文晓

证券

分类: 房地产(新)

9月底,住建部、央行联合出台“9·30房贷新政”,除了在大家关心的二套房贷规定上大幅放松,一些敏感的业内人士也发现,央行在本次新政还首次提出MBS等金融衍生工具概念,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额度。


MBS的全称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 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把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住房抵押贷款汇聚重组为抵押贷款群组。由证券化机构以现金方式购入,经过担保或信用增级后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这一过程将原先不易被出售给投资者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性现金流入的资产,转换成可以在市场上流动的证券。


这里可能说的还是有些晦涩,那么说到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相信大家就不陌生。作为上世纪60年代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美国“两房”(房利美、房地美)贷款证券化曾大大提高市场资产流动性,但由此引发的2008年金融次贷危机至今仍在影响着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是深受其害,由于“次贷危机”所带来的经济下滑压力,中国启动了所谓的四万亿救市计划,最终的结果就是房价暴涨,遗毒至今。


这些都是题外话,今天我们要谈的是银行在今天突然提出要发行MBS打的是什么主意?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房地产贷款余额达16.16万亿元,其中,个人购房贷款余额10.74万亿元,占比高达66.5%。重庆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晴指出“这部分庞大的沉积资产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规模,增加了还贷风险,推高了房贷成本。”民生证券分析师邹恒超认为,若MBS得以推行,购房者和投资者都能从中获益。过去银行综合负债成本高,做按揭贷款意愿不足,通过发行长期限专项金融债和MBS,可增加银行按揭贷款配置动力,按揭利率也会小幅回落。对于投资者而言,其资金有了流向购房者的渠道,MBS会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相应的金融工具。


“双赢”就是MBS的真相吗?恐怕不仅于此。去年下半年以来开始紧张的市场流动性,让银行的贷款余额捉襟见肘,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宝”们以更为诱人的收益吸引储户搬家,更是引起了银行界人士的一阵恐慌。不仅仅如此,如果说“缺钱”是银行业发行MBS的表面动机,“转移风险”则是银行此举的又一隐藏动机。全国性的楼市量价调整,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危机,已经让银行紧绷了神经,新增房贷已经不是银行眼里的香饽饽,如今MBS的出现还可以让银行不再独自承担已经发放出去的房贷的违约风险,而这个潜在风险的接盘人正是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个体投资者,虽然伴随这个潜在风险的同时必然又有比储蓄更为可观的潜在收益的诱惑。而投资MBS风险的大小,则取决于银行打包的资产包的风险大小。问题在于,如果是低风险的优质资产,银行会给你很高的收益吗?如果是高风险的劣质资产,许你一个没有保证的高收益你敢买吗?


不可否认MBS这种金融创新对于提高市场资产流动性的积极意义,但是作为平民百姓,我们还是更关心银行此时此提出要推MBS,到底是想给我多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理财渠道,还是瞄准了我裤兜里的钱包。

中国版“两房”打的是什么主意?

 

文章有点意思?扫一扫加个关注吧。

原创吐槽,两天一篇,不多不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