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五·一长假的结束,牵动人心的黄金周楼市也水落石出。从阳光家缘的统计数据来看(截至5月7日晚),黄金周广州中心城区售出的商品住宅数量仅为243套,约为去年同期的一半,楼市的“黄金周效应”一年不如一年。与此同时,拥有价格优势的二手楼市却乘机而上,分得了一块丰厚的蛋糕。满堂红有关人士表示,与往年二手在黄金周单纯的“储客”、“打基础”相比,今年黄金周多个区域的成交情况比预想中要好,其中番禺区、白云区的成交宗数名列全市前茅,令人侧目。
一手高价吓退买家
“五·一市桥最便宜的一手楼要卖5800元/平方米,还是毛坯,吓住了不少置业者。”满堂红市桥光明北路分行的一名负责人介绍。该名负责人表示,黄金周的二手行情比之前预想的要好,自己带领的团队成交了好几单买卖,同时他们也有到一手楼的销售现场看过,发现场面比较冷清,看楼的人并不多。笔者的一位想买楼的朋友则表示,五一去看了广州大道北的时代花生,毛坯房卖8800元/平方米;东莞庄的侨英花园1万元/平方米开盘,花42万才能买一个38平方米的单间;去年五一开盘的白云大道颐和上园,今年五一保留复式单位推货18000元/平方米,与去年的开盘价相比直升10000元/平方米,市场上的楼价高的惊人。
实际上,黄金周的一手推货不仅单价奇高,而且房源供应以大户型为主,全市十区之中,仅有荔湾区和黄埔区的套均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高单价、大户型”
带来的是“高总价”,必然使市民的置业门槛提高,导致市场承接力减弱。尤其是在宏观调控举措不断的时候,为了规避风险,人们会自然地调高对楼市的风险评估系数,对“众矢之”的高价楼的购买会更加谨慎,由此形成市场的观望气氛。
二手多个区域发威
相比一手,二手的置业门槛显然要低得多。根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一手住宅的套均成交面积为112平方米,均价为7320元/平方米,也就是说,置业者平均要花上至少80万元才能买一套一手房;而在二手楼市,第一季度套均成交面积为84平方米,均价为3547元/平方米,平均不到30万元即可买一套房。也正因为如此,由于黄金周的一手楼价并未如人们所期望的出现下跌,让不少原本就对一手楼价望而兴叹的人打消了买一手楼的念头,转而流向了二手楼市。
满堂红的成交统计显示,黄金周期间二手住宅成交最为活跃的区域分别是番禺区和白云区,上述两个区域的二手住宅成交均价在4500元/平方米左右,比越秀、荔湾、天河、海珠这几大中心城区要低1000-2000元/平方米,二手房源的性价比较高,因此博得了不少置业者的青睐。此外,楼价较低的原芳村区二手成交同样比较活跃,满堂红在该区的几个分行五·一期间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市场人士预测,按照历史经验,黄金周之后的一两个星期才是二手楼市的成交高峰,预计经过黄金周的铺垫与积累,接下来二手会有更加不错的表现。
加载中,请稍候......